首页成语词典自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自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jiǔ bù zuì rén rén zì zuì酒不醉人人自醉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
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xí guàn ruò zì rán习惯若自然惯:同“贯”;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zì bù liàng lì自不量力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zhān zhān zì mǎn沾沾自满犹言沾沾自喜。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但文采正在沾沾自满于对江世荣的胜利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只是激动了群众的情绪,这还不能说,群众已完全觉悟,形成了一个运动。”
xiǎng zhǒu zì zhēn享帚自珍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fàng hǔ zì wèi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zì xué chéng cái自学成才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文化大革命’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总有几百万吧。”
zì wǒ ān wèi自我安慰指自己安慰自己。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jīng wèi zì fēn泾渭自分见“泾渭分明”。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zì shí qí lì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tóu shāo zì lǐng头梢自领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yǎng yōng zì huàn养痈自患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5回:“不意姜尚作难肆横,竟克朕之四关也。今不早治,是养痈自患也。”
qiáng zì qǔ shé强自取折见“强自取柱”。《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dú chī zì kē独吃自疴比喻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jī yán zì shǒu齑盐自守比喻坚持过清贫淡泊的生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
zì dòng zì jué自动自觉自己主动去做。
jū gōng zì ào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sī xīn zì yòng私心自用私:个人的;自用:凭主观行事。只凭自己的心意行事。清·王韬《瓮牖余谈·西历缘起说》:“乃其后诸王竟私心自用,随意加减年日之多寡。”
zì chuī zì léi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tán xiào zì rú谈笑自如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契丹犯澶渊,急书日至,一夕凡五至,莱公不发封,谈笑自如。”
zì yuán qí shuō自圆其说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周全。形容不露破绽。圆:使圆满;说:观点;论点。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踌躇了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huài见怪不怪,其怪自坏怪:奇异的;坏:败。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姜七家猪》:“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wú yǐ zì róng无以自容容:容纳。没有什么可以藏身。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觉衣衫拘绊,索烛览镜,羞愧无以自容。”
shī xīn zì yòng师心自用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zì gù bù xiá自顾不暇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顾:照顾;暇:空闲)。多指无法照顾别人。《晋书 刘聪载记》:“彼方忧自固,何暇来耶!”
lěng nuǎn zì zhī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zì qǔ qí huò自取其祸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zì jīn yǐ hòu自今已后从今以后。《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自今已后,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缣人四十匹,小口半之。”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hào zì jīn kuā好自矜夸矜:自以为贤能。骄傲自满,喜欢夸耀自己。《周书·宣帝纪》:“好自矜夸,饰非拒谏。”
xūn xiāng zì shāo薰香自烧薰:香草。薰草因为有香气而招致焚烧。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致灾祸。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gè zì wéi zhàn各自为战指各自独立行战。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wàng zì zūn dà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yì qì zì ruò意气自若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汉书·李广传》:“广为匈奴所败,吏士皆无人色,广意气自若。”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不要多管闲事。鲁迅《经验》:“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zì suī zì yòng恣睢自用恣睢:狂暴;自用:自以为是。指狂妄、凶暴、自以为是。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怀宠》:“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也。”
zì qiáng bù xī自强不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ān xián zì zài安闲自在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kāi hé zì rú开合自如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不受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打开或关闭。法 法布尔《蝉》:“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bù dǎ zì zhāo不打自招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yì yóu zì zì逸游自恣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经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样子。《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zì qīng zì jiàn自轻自贱轻、贱:轻视。卑视自己;不知自重。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jiù yóu zì qǔ咎由自取咎:灾祸;惩罚。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
jū gōng zì mǎn居功自满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nán nán zì yǔ喃喃自语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知圆听到这里,不觉嘻嘻一笑,喃喃自语道:‘救兵救兵,只落得狗咬洞宾。’”
bù gǎn zì zhuān不敢自专自专:擅自专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唐 韩愈《褅夾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bù qǐng zì lái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shù shǒu zì bì束手自毙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liáo yǐ zì wèi聊以自慰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汉 张衡《鸿赋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bì guān zì shǒu闭关自守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bù zì liàng lì不自量力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zì shí qí guǒ自食其果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bù gōng zì pò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zhǔ shǒu zì dào主守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zì xià ér shàng自下而上从下到上。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zì shàng ér xià自上而下从上到下。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fǎn gōng zì xǐng反躬自省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王晋 铺(其四)》:“自吟以往,更愿反躬自省,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以为先后。”
yōu yóu zì shì优游自适悠闲适意。宋·吴处厚《青箱杂记》第十卷:“城南有别墅,每良辰美景,以小车载酒,优游自适。”
zì shì qí cái自恃其才侍:依赖;其:他的。自己仗着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2卷:“他也自恃其才,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所以缙绅之门,绝不去走,文字之交,也没有人。”
bù néng zì yǐ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yōu rán zì dé悠然自得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dù mén zì jué杜门自绝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zì xī yǔ máo自惜羽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
zì qǔ qí jiù自取其咎自己遭受自己招来的罪过。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zì wǒ chóng bài自我崇拜指自己崇拜自己,盲目自大。
zì fù yíng kuī自负盈亏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
huǐ zuì zì xīn悔罪自新悔改罪行,重新做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陈穆公亦有使命至晋,代卫郑致悔罪自新之意。”
zì qǔ jiù lì自取咎戾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zì shēng zì miè自生自灭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消灭。形容任其自然;无人过问。唐 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zì gāo zì dà自高自大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zì shēng zì sǐ自生自死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宋·吕皓《上孝宗皇帝书》:“宜宥而不获宥,宜诛而不及诛,是虽匹夫之幸不幸,犹蝼蚁之自生自死于天地之间,固无损于造化之功也。”
zuò jiǎn zì fù作茧自缚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zì yǒu fèi cháng自有肺肠肺肠:比喻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zì chéng yī jiā自成一家在某种学术、艺术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也作“自出一家”。唐 刘知几《史通 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十步之内,自有芳草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隋书·炀帝纪》:“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天奇秀!”
zuò fǎ zì bì作法自弊谓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语出《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zì dé qí lè自得其乐自己从中得到乐趣。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zì bǐ yú jīn自比于金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chén gù zì ruò沉痼自若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宋史·赵与懽》:“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痼自若。”
zì jīn ér hòu自今而后是指从今以后。
zì jīn yǐ wǎng自今以往从今以后。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寄语某君,自今以往,更委身于祖国文学……苟能为索士双亚、弥尔顿,其报国民之思者,不已多乎?”
zì xiá zì yì自暇自逸暇:空闲,闲暇;逸:安乐,安闲。自己找空闲安逸。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饰,必有危亡之祸矣。”
wàng zì fěi bó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wú dì zì chǔ无地自处犹无地自容。《宋书·刘堪传》:“合门惭惧,无地自处。”
shén lài zì yùn神籁自韵籁:声响;韵:和谐的声音,韵律。指天然之音自成韵律。汉·桓麟《西王母传》:“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琅然皆九奏八会之音也。”
zì bào gōng yì自报公议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rán kāng zì zhào然糠自照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南史 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gāng lì zì yòng刚戾自用见“刚愎自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 zh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zì kuài wú jī自郐无讥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观欲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郐以下无讥焉。”
zì kuài ér xià自郐而下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太史公的观点是反统治者的,所以《史记》所提供的史料,比《汉书》可贵,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而下了。”
zì kuài yǐ xià自郐以下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áng rán zì ruò昂然自若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gāo zì biāo shù高自标树见“高自标置”。《新唐书·王义方传》:“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