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飞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ún fēi yǔ sàn云飞雨散 |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 隋·张公礼《龙藏寺碑》:“金编宝字,玉牒纶言,满封盈函,云飞雨散。”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二:“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 |
hún fēi dǎn luò魂飞胆落 | 同“魂飞魄散”。 |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
fēi é pū huǒ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yǔ huà fēi tiān羽化飞天 |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 | 《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
fēi yāng zǒu huò飞殃走祸 | 同“飞来横祸”。 | |
yú yuè yuān fēi鱼跃鸢飞 | 鸢:老鹰。鱼在水里跳;鹰在天上飞。比喻各得其所;自由自在。 | 《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
xuān fēi rú dòng蜎飞蠕动 | 蜎:通“翾”,飞翔。昆虫等小动物飞行或蠕动。 | 《鬼谷子·揣》:“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 |
tiān wài fēi lái天外飞来 |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 |
jī fēi gǒu tiào鸡飞狗跳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héng huò fēi zāi横祸飞灾 | 同“横殃飞祸”。 |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倒做了横祸飞灾。” |
yīng fēi cǎo cháng莺飞草长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以“莺飞草长”形容明媚的春景。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bèn niǎo xiān fēi笨鸟先飞 |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也作“夯鸟先飞”。 |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
yàn yàn dài fēi燕雁代飞 |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 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
yì xìng héng fēi逸兴横飞 |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hǎi shuǐ qún fēi海水群飞 | 比喻国家不安宁。 |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
yīng fēi yàn wǔ莺飞燕舞 | 莺燕飞舞。象征春光明媚。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清明节前,汤河两岸换上了春天的盛装,正是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时光。” |
fēi hóng xuě zhǎo飞鸿雪爪 | 见“飞鸿印雪”。 | 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
fēi é fù yàn飞蛾赴焰 | 见“飞蛾赴火”。 |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
hóng fēi míng míng鸿飞冥冥 | 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 汉 扬雄《法言 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
shén cǎi fēi yáng神彩飞扬 | 飞扬:精神焕发。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曹禺《胆剑篇》第五幕:“夫差年已五旬以上,面染风霜,多了皱纹,但还是神彩飞扬。” |
téng dá fēi huáng腾达飞黄 | 同“飞黄腾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
bái rì fēi shēng白日飞升 | 犹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后喻指一朝显贵。 | 《全元散曲 喜春来》:“黄金转世人何在,白日飞升谁见来。” |
yún qǐ xuě fēi云起雪飞 |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 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
fēi wén rǎn hàn飞文染翰 | 挥笔疾书。 | 《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
shǒu rú fēi péng首如飞蓬 | 首:头发;飞蓬:飞散的蓬草。形容头发未经修饰,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 | 《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yuān fēi lì tiān鸢飞戾天 | 鸢:又名黑耳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到。比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 | 《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
fēi yǎn chuán qíng飞眼传情 | 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不得更亲近点。” |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bèn niǎo xiān fēi坌鸟先飞 |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多用作谦词。同“笨鸟先飞”。 |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三末云]: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鸟先飞。” |
yì xìng yún fēi逸兴云飞 |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shuǐ jìn é fēi水尽鹅飞 | 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等的我恩断意绝,眉南眼北,恁时节水尽鹅飞。” |
wū fēi tù zǒu乌飞兔走 |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 元 不忽木《点绛唇 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
zhāo fēi mù juǎn朝飞暮卷 | 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 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
fēng jǔ yún fēi风举云飞 |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同“风举云摇”。 | 《宋史 乐志七 》:“神驾来思,风举云飞。” |
yān fēi xīng sàn烟飞星散 | 形容离散。 |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盗?” |
yǔ hé fēi ròu羽翮飞肉 | 羽翮:鸟羽。比喻集微力亦可举重。 | 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翮飞肉。” |
fēi chú wǎn liáng飞刍挽粮 | 同“飞刍挽粟”。 | 《明史·伍文定传》:“而文定决意进兵,一无顾惜。飞刍挽粮,縻数十万。” |
fēng fēi yún huì风飞云会 | 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 元·揭傒斯《与尚书右丞相书》:“一旦风飞云会,加之百官之上,立于庙堂之内,以数尺之身,任天下之责,方寸之心,关天下之虑。” |
xīn kuàng shén fēi心旷神飞 |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
tiāo shēn fēi zú佻身飞镞 | 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 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瓒誓命沈城,佻身飞镞。” |
fēi shuāng liù yuè飞霜六月 | 旧时比喻有冤狱。 | 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
xióng fēi cí fú雄飞雌伏 |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 | 《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
hú zǒu yóu fēi胡走游飞 | 漫无目的,四处游荡。 | |
jī fēi dàn dǎ鸡飞蛋打 | 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 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
hàn fēi lì tiān翰飞戾天 | 飞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飞黄腾达。 | |
bá hù fēi yáng跋扈飞扬 | 指骄横放肆。 | 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jī fēi gǒu cuàn鸡飞狗窜 | 比喻受到惊动而引起骚乱。 | 曲波《林海雪原》:“日寇投降后,这个大佐特务,被人们撵的鸡飞狗窜,他的党羽,纷纷落网。” |
tū fēi měng jìn突飞猛进 | 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虽有利于国家民族,虽有利于人民大众,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 |
méi fēi yǎn xiào眉飞眼笑 | 形容非常高兴。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他眉飞眼笑,高兴地跳着,大声喊道:‘解放啦!’” |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
hóng hú gāo fēi,yī jǔ qiān l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鸿鹄:天鹅。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méi fēi mù wǔ眉飞目舞 | 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许地山《黄昏后》:“这老人家在灯光之下说得眉飞目舞。” |
fēi yáng fú zào飞扬浮躁 | 轻浮急躁。 | 《朱子全书 论语一》:“飞扬浮躁,所学安能坚固。” |
fēi niǎo jīng shé飞鸟惊蛇 |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 《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
fēi shā yáng lì飞砂扬砾 | 见“飞沙走砾”。 | 《元史·顺帝纪十》:“京师大风自北起,飞砂扬砾,白日昏暗。” |
tù zǒu wū fēi兔走乌飞 |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 唐 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 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
fēi yàn yóu lóng飞燕游龙 | 像飞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龙。形容美女体态的轻柔飘逸。 |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宛若翾风回雪,恍如飞燕游龙。” |
diàn juǎn xīng fēi电卷星飞 | 卷:收起。形容像流星和闪电那样迅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叫了店家拉过那驴儿骑上,说了声:‘公子保重,请了!’一阵电卷星飞,霎时不见踪影。” |
qīng fú fēi lái青蚨飞来 | 青蚨:传说中的虫,比喻金钱。比喻花出去的钱又回来了。 | 谷子敬《城南柳》:“皆因我襄里缺青蚨。” |
fēi é tóu huǒ飞蛾投火 |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duàn gěng fēi péng断梗飞蓬 | 见“断梗飘蓬”。 | 宋·陆游《拆号前一日作》诗:“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
yàn cháo fēi mù燕巢飞幕 | 同“燕巢于幕”。 |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收〉》::“[北虏]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吕延济注:“鱼游沸鼎,燕巢飞幕,言危之甚。言魏朝夕将破,而将军居之,亦同鱼燕之危。” |
shén fēi sè wǔ神飞色舞 |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
xuè ròu héng fēi血肉横飞 | 形容因遭受战争或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血肉四溅的惨状。横飞:乱飞。 |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 ” |
hóng fēi cuì wǔ红飞翠舞 | 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
yuān fēi yú yuè鸢飞鱼跃 | 鸢:老鹰。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 | 《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
lóng fēi fèng zhù龙飞凤翥 | 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
fēi zhēn zǒu xiàn飞针走线 | 飞:使飞动;走:迅跑。针飞动;使线迅跑。形容缝补刺绣技巧熟练;动作敏捷;速度很快。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 |
fēi liáng wǎn mò飞粮挽秣 | 同“飞刍挽粟”。 | 《隋书·食货志》:“既而一讨浑庭,三驾辽泽,天子亲伐,师兵大举,飞粮挽秣,水陆交至。” |
hún fēi pò dàng魂飞魄荡 | 同“魂飞魄散”。 | 《后水浒传》第六回:“那马上的官人,忽见楼窗中一位美貌妇人,生得标致非凡,不胜惊喜……那官人在马上,一时看得魂飞魄荡。”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说不尽百媚千娇,魂飞魄荡。 ” |
yì xìng chuán fēi逸兴遄飞 |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皇于飞 | 见“凤凰于飞”。 |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 |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
yuān dòng luán fēi鹓动鸾飞 | 鹓、鸾都为传说中的瑞鸟。比喻高贵之人。 | |
fèng wǔ lóng fēi凤舞龙飞 |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
shǎn zǎo fēi shēng掞藻飞声 | 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 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
fēi móu diào bàng飞谋钓谤 | 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
shén cǎi fēi yáng神采飞扬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hóng fēi xuě zhǎo鸿飞雪爪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
wú yì ér fēi无翼而飞 |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
zǒu jiǎ fēi shāng走斝飞觞 | 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 | 元·张可久《寨儿令·秋日宫词》:“泛羽流商,走斝飞觞。” |
gāo fēi yuǎn dùn高飞远遁 |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
fēi tǔ zhú hài飞土逐害 | 抛掷土丸以逐禽兽。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
wǔ fèng fēi lóng舞凤飞龙 |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 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
jī fēi gǒu zǒu鸡飞狗走 |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
xíng bù rú fēi行步如飞 | 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 宋·洪迈《夷坚丁志·李茇遇仙》:“至寺门下,觉身轻神逸,行步如飞,洎归舍,不复饮食。” |
fēi tǔ zhú ròu飞土逐宍 | 宍:同“肉”,指禽兽。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 |
fēi é fù huǒ飞蛾赴火 |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yóu sī fēi xù游丝飞絮 | 飘荡的蛛丝,飞扬的柳絮。比喻轻浮的女子。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惊鸿记·七夕私盟>》:“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看万岁千秋鸾凤仪。” |
fēi yīng zǒu quǎn飞鹰走犬 | 见“飞鹰走狗”。 |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
fēi yīng zǒu mǎ飞鹰走马 | 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 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 |
bù lǚ rú fēi步履如飞 | 形容行进很快。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飞,一直往西去了。” |
gāo fēi yuǎn xiáng高飞远翔 | 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 汉 刘向《说苑 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
hún fēi pò sàng魂飞魄丧 | 同“魂飞魄散”。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 |
huò qǐ fēi yǔ祸起飞语 | 飞语:流言。祸患从流言而来。 | 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祸起飞语,刑极沦胥。” |
yún fēi ní chén云飞泥沉 | 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 《周书·王褒传》:“云飞泥沉,金铄兰灭。”《隋书·卢思道传》:“云飞泥沉,卑高异等。” |
hún fēi dǎn pò魂飞胆破 | 同“魂飞魄散”。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4回:“田龙秋听说,惊得魂飞胆破,放马逃生。” |
wǔ yuè fēi shuāng五月飞霜 | 借指冤狱。 | |
yǔ xí fēi chí羽檄飞驰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指军情紧急,文书往来不断。 | 清·黄遵宪《再述》诗:“羽檄飞驰四百州,先防狼角后髦头。” |
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fǔ shēn sǎn mǎ tí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 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 |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