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得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得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ī jǔ liǎng dé一举两得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bù dé kāi jiāo不得开交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qīng yún dé yì青云得意比喻人仕途得意,步步高升。宋·辛弃疾《沁园春·老子平生》:“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lín cái gǒu dé临财苟得临:面对;苟:苟且,随便。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晋·王沈《魏书》:“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shēn dé rén xīn深得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gè dé qí yí各得其宜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dé yú wàng quán得鱼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bù tàn hǔ xué,bù dé hǔ zǐ不探虎穴,不得虎子探:探测。不进老虎窝,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qì mǎn yì dé器满意得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貌。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chūn fēng dé yì春风得意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é rén sǐ lì得人死力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晋书·贾充传》:“诞再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bān shī dé shèng班师得胜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dé xīn wàng jiù得新忘旧得:得到。得到新的,忘掉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明·胡文焕《前腔八首》:“得新忘旧,到前丢后,妄想处一味骄矜,满意时十分驰骤。”
dé dào duō zhù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wàn bù dé yǐ万不得已无可奈何;不得不这样做。万:绝对;万万。明 焦竑《玉堂丛语》:“汝父欲保全身家,万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祸耳。”
zào yīn dé guǒ造因得果见“造因结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可见造因得果,虽有人为,也是上天暗中安排定的。”
dé cùn jìn chǐ得寸进尺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yáng yáng zì dé扬扬自得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yì qì zì dé意气自得意气:意态,气概;自得:自觉得意。形容骄傲自满、洋洋得意的样子。《魏书·北海王子颢传》:“兄颢入洛,成败未分,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
jì dé lì yì既得利益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kuān yán dé tǐ宽严得体得体:合乎分寸。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9回:“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无不悦服。”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ù dé bù ěr不得不尔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kàn dé jiàn,mō dé zhuó看得见,摸得着指能看见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dé tiān dú hòu得天独厚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tuò shǒu ér dé唾手而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手而得。”
qiān lǜ yī dé千虑一得虑:思考;得:收获。在千百次的考虑中;总会有正确的时候。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dé suō tóu shí qiě suō tóu得缩头时且缩头指在必要时采取低姿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八卷:“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入市乌龟。’曰:‘意旨如何?’师曰:‘得缩头时且缩头。’”
yáng yáng zì dé洋洋自得犹言洋洋得意。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yǎo bù kě dé杳不可得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没有一点消息。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求之市中数日,杳不可得。”
bú dé mìng不得命未获允许,即推辞不掉。
yī cù ér dé一蹴而得见“一蹴而就”。茅盾《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wú dé wú sàng无得无丧丧:失。指没有得也没有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无得无丧,天长地久。”
kū xiào bù dé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dé mǎ shī mǎ得马失马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bù dé yǐ ér yòng zhī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六韬 文韬 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dé yì zhī sè得意之色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chǔ gōng fù dé楚弓复得喻失物复得。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pò bù dé yǐ迫不得已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chī xiǎo kuī dé dà biàn yí吃小亏得大便宜指暂时亏损一点期待将来的收益。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kě远水救不得近渴远处的水解不了眼前的渴。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宋·陈师道《乌呼行》:“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bù dé wéi wù不得违误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kāi juàn yǒu dé开卷有得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箭:弓箭;弦:弓上用以发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dé shèng huí tóu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取其吉利之意。元·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回头。”
bù dé ér zhī不得而知得:能够。无从知道。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dé yī wàng shí得一望十得:取得;望:希望。才得一分,就想得十分。形容十分贪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
bù dé qí sǐ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dé shī cān bàn得失参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
dé shèng huí cháo得胜回朝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事的地方。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来。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qí kāi dé shèng旗开得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汉书 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qíng qù xiāng dé情趣相得情趣:性情志趣。彼此间的性情志趣投合。《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
bì bù dé yǐ必不得已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yī dé zhī gōng一得之功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yī wú suǒ dé一无所得什么东西也没有得到。汉 焦赣《易林》:“步走逐鹿,空无所得。”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dé yì zhī zuò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远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hóng dé fā zǐ红得发紫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靳凡《公开的情书》:“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紫。”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马上得天下喻指武功建国。《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dé jūn xíng dào得君行道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táo shā dé jīn淘沙得金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gè dé qí suǒ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chéng bài dé shī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yīn huò dé fú因祸得福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对祸患处理得当;坏事变成了好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复残强吴而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xīn xīn dé yì忻忻得意心情欢喜自觉快意。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0回:“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都忻忻得意。”
miào shǒu ǒu dé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bù dé qí suǒ不得其所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
tài rán zì dé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mǎi wáng dé yáng买王得羊①谓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唐·张怀瑾《书断》:“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kūn péng dé zhì鹍鹏得志鹍鹏: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
yǒu yī dé yī有一得一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yí rán zì dé怡然自得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xiǎo jǐ dé shī小己得失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
yáng yáng dé yì扬扬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独杨素残忍深刻,扬扬得意,以为‘太子由我得立’。”
dé yuè jiào xiān得月较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shì fēi dé shī是非得失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jī chóng dé shī鸡虫得失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唐 杜甫《缚鸡行》诗:“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xiǎo rén dé zhì小人得志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xiāng dé wú jiàn相得无间相得:彼此投合;间:嫌隙。彼此投合,没有隔阂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一旦相遇,遂不觉胶之投漆,相得无间,宜其倾倒之至也。”
mǔ dān suī hǎo,yě dé lǜ yè fú chí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帮助。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5回:“‘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哩。你自家一个,就歪歪到那里去?”
qiáng dé yì pín强得易贫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叶圣陶《文心》:“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zuān huǒ dé bīng钻火得冰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法苑珠林》第69卷:“窃闻声调响顺,形直影端,未见钻火得冰,种豆得麦。”
yōu yóu zì dé悠游自得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áo xiáng zì dé遨翔自得自由自在的样子。
dé yì bù yí zài wǎng得意不宜再往得意:称心如意;宜:适宜。称心如意的事不要再干第二次。指做事应有所节制,适可而止。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包公摇头道:‘得意不宜再往,待我细细思索便了。’”
duǒ dé hé shàng duǒ bù dé sì躲得和尚躲不得寺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你不愿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
dé bó néng xiān得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bù kě duō dé不可多得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不得已而求其次次:差一点。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chāo rán zì dé超然自得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chuī tán dé pò吹弹得破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张生有福也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