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之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gāo yú zhī rǎng膏腴之壤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ān shēn zhī chù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xiāo rǎng zhī shū霄壤之殊霄:云霄,也指天。壤:土地。天和地般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亦作“霄壤之别”。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醉吟先生》:“善恶智愚,相背绝远,何啻霄壤之殊。”
shǒu qiū zhī wàng首丘之望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宋·苏轼《惠州谢表》:“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
sāng zǐ zhī dì桑梓之地桑梓:种在宅院的桑树、梓树。指故乡。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
shǒu qiū zhī niàn首丘之念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金史·时青传》:“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
gǔ yǐ yǒu zhī古已有之古代就已经有了。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
wú shǔ zhī jì梧鼠之技同“梧鼠五技”。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南海圣人’,多方善疗,而梧鼠之技,不过于五,亦有时而穷矣。”
xīn fù zhī yán心腹之言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玄德看了,急来车前泣告孙夫人曰:‘备有心腹之言,至此尽当实诉。’”
shǒu qiū zhī qíng首丘之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yī miàn zhī shí一面之识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宋史·范纯仁传》:“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jīng ruì zhī shī精锐之师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gǒu qiě zhī xīn苟且之心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
yī miàn zhī cí一面之词单方面的言辞;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yǒu shí zhī shì有识之士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汉 刘向《说苑 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wēi jí cún wáng zhī qiū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yī zhī wèi shèn一之谓甚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jí ér yán zhī极而言之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
quán quán zhī zhōng拳拳之忠拳拳:形容诚恳。形容非常恳切。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zhī sǐ bù yú之死不渝同“之死靡它”。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gǔ ròu zhī qīn骨肉之亲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闽剧《钗头凤》:“千不念万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亲姐弟骨肉之亲。”
yī kǒng zhī jiàn一孔之见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dōng dào zhī yì东道之谊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蚌师今天以东道主人尽东道之谊,所用又系全东家的同族,真可算是大义灭亲。”
tōng cái zhī yì通财之谊谊:交情。在钱财上互通有无、互相支援的交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
léi tíng zhī nù雷霆之怒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shì jǐng zhī tú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zhú chòu zhī fū逐臭之夫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pián zhī zhī láo胼胝之劳胼胝: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形容极为辛苦。《梁书·贺琛传》:“不惮胼胝之劳,不矢癯瘦之劳。”
nán shēn zhī yǐn难伸之隐隐:隐衷,隐情。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说出口的隐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xiān guī zhī shòu鲜规之兽鲜:小;鲜规:渺小。指小虫小兽。比喻弱小势力。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鲜规之兽,莫得安其性命有情者。”
fèn nèi zhī shì分内之事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圣谕广训·孝训》:“皆孝子分内之事也。”
fù zhī yī jù付之一炬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qì zhī bì xǐ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明 赵弼《三贤传》:“子食汉禄三世,而一旦弃之敝屣。”
shōu zhī sāng yú收之桑榆《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liáo yuán zhī huǒ燎原之火燎原:火烧原野。大火。比喻气势壮大的群众运动。《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táo lǐ zhī kuì桃李之馈《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shī lín zhī niǎo失林之鸟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
xiāo fǔ zhī zhū萧斧之诛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pú shàng zhī yīn濮上之音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卓:直立。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
mí liú zhī jì弥留之际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尚书 顾命》:“病日臻,既弥留。”
dàn xī zhī jiān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yī jiā zhī xué一家之学自成一家的学派。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xuán zhī yòu xuán玄之又玄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先秦 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zhé fù zhī jí辙鲋之急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zhī sǐ mí tā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诗经 鄘风 柏舟》:“之死矢靡它。”
dào xuán zhī kǔ倒悬之苦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元史 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zhǒu yè zhī biàn肘腋之变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gāo huāng zhī jí膏肓之疾指不可医治的绝症。《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guó zhī gān chéng国之干城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颖达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mào shǒu zhī chóu贸首之雠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雠也。”
jūn tiān zhī yuè钧天之乐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
yī jǐ zhī jiàn一己之见指一个人的意见。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去取任一己之见。”
bái wū zhī shì白屋之士指贫寒的士人。汉 王充《论衡 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
zhěn gàn zhī chóu枕干之雠谓不共戴天的仇恨。
chóng yú zhī xué虫鱼之学指繁琐的考据订正。唐 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zhù tuó zhī nìng祝鮀之佞《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bēn yù zhī yǒng贲育之勇贲育:战国时期勇士孟贲和夏育。指壮士的勇敢。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力称乌获,捷言庆志,勇期贲育。”
fàn fàn zhī rén泛泛之人泛泛:平常,一般。一般的人。指不是什么有所作为有才干的人物。
dǔ ér lùn zhī笃而论之笃:切实。确切地论述。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pú biān zhī fá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xiàng píng zhī yuán向平之原向平:东汉人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原:同愿,表示心愿。比喻子女婚嫁事未完成。《后汉书》 向长传:「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毕, 敕断家事勿相关, 当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终。」
yí yàn zhī xùn贻燕之训燕:通“宴”,安逸,安闲。留下安逸的教训。指告诫后人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飞黄腾达。唐·白居易《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呜呼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
bù biàn zhī chù不便之处指不方便的地方。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劝,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亦不敢上楼。”
mìng shì zhī cái命世之才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汉·李陵《答苏武书》:“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yì yǐ zhī bàng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旧唐书 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táng táng zhī zhèn堂堂之阵堂堂:盛大的样子。军容壮大的阵势。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shén dào zhī bǐ神到之笔犹言神来之笔。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梅花主人传》:“沈启南先生为作《梅花主人图》,世称神到之笔,惜未及见。”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风不正当的社会风气。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zhě yě zhī hū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
shì jǐng zhī chén市井之臣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zhōng tiān zhī qī终天之戚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
wǔ chǐ zhī tóng五尺之童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juān āi zhī lì涓埃之力比喻微小的力量。宋·岳珂《金佗粹编》第九卷:“念臣寒陋无堪,上感圣恩,备员军事,未有涓埃之力,以报国家。”
wú chǐ zhī tú无耻之徒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
yú rén zhī lì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dù yóu zhī lù杜邮之戮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zhì zhuī zhī dì置锥之地置:放。锥:锥子。插锥子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亦作“立锥之地”。《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dàn wán zhī dì弹丸之地像弹子一样大的一块地方。形容地盘非常狭小。(弹丸:弹弓射击用的弹子)。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lǎo wǔ lǎo yǐ jí rén zhī lǎo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fā rèn zhī shǐ发轫之始发轫:撤荡撑住车轮的木头,启动车辆启程。比喻事情的发端。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8回:“以李彦青一生事业而论,此时还不过发轫之始。”
fù jì zhī yíng讬骥之蝇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
héng hé zhī shā恒河之沙恒河:南亚大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佛教语,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而无法计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夫死生转毂,因果循环,如恒河之沙,积数不可以测算。”
qīng yíng zhī diào青蝇之吊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三国志 吴书 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dōng shān zhī zhì东山之志指隐居的念头。《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dǒu shāo zhī qì斗筲之器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宋 曾慥《类说》引《使辽录 南朝峭汉》:“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胜如臣者,车载斗量,安可数计!”
guī hè zhī nián龟鹤之年龟鹤的寿命很长。比喻人的寿命很长。晋·郭璞《游仙》:“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dǒu shāo zhī bèi斗筲之辈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xué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ǒu yī wéi zhī偶一为之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cāng cù zhī jì仓卒之际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之际,强弱未分。”
gǔ zhǎng zhī shàng股掌之上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李大钊《国民之薪胆》:“盖项庄之剑,志在沛公,青岛之用兵,不在报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
yī zhī wéi shèn一之为甚见“一之谓甚”。元·侯克中《归兴》诗:“一之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yī zì zhī shī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kēng kēng zhī yú硁硁之愚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jī shàn zhī jiā,bì yǒu yú qìng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聚;庆:福。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yì liào zhī wài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意料之外,并且大动干戈,用兵征剿。”
mài qiū zhī zhù麦丘之祝指直言之谏。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忘其出位,贡此狂言,请赋《祈招》之诗,以代麦丘之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