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uāng fú yī yàn双凫一雁 |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 |
yī shēn ér èr rèn一身而二任 | 一个人承担两种任务。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
gū zhù yī zhì孤注一掷 |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 宋 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 |
yuán qiān yī miàn缘悭一面 | 悭:欠缺。缺乏缘份,没有和对方会面一次的机会。 | 郭沫若《鬼苗的检阅》:“我和茅盾先生虽相识,和我们的鲁迅先生竟缘悭一面。” |
xū yī ér jìng虚一而静 | 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 | 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薮》:“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
yī dàn yī xī一旦一夕 | 同“一朝一夕”。 | 《史记·太史公自序》:“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
xū tíng yī bù虚庭一步 | 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 |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影迷离,不免虚庭一步。” |
yī zì zhí qiān jīn一字值千金 | 一个字价值千金。指字写得非常好。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
què yī bù kě阙一不可 | 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 |
hōng dòng yī shí哄动一时 | 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从此芳名大震,哄动一时,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说不尽的繁华热闹。” |
yī wō duān一窝端 | 比喻完全除灭或尽数挪走。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这就对了,就得这样,谁问咱都告不知道,要没这种精神,咱早就让人一窝端了。” |
guì shé yī zhī桂折一枝 | 喻登科及第。 |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
qiān chuí dǎ luó,yī chuí dìng shēng千棰打锣,一棰定声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同“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
yī zhì qián kūn一掷乾坤 | 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 | 语出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
yī jiàn le rán一见了然 | 犹一目了然。 | 元·陈栎《勤有堂随录》:“程泰之《禹贡图》,不惬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
xīn kǒu bù yī心口不一 |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
yì shǒu zhē tiān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yī piàn qī hēi一片漆黑 | 形容非常黑暗。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 冯德英《苦菜花》第11章:“雨还在滴答滴答地下着,屋里屋外一片漆黑,看不见一点亮光。” |
jué yī cí xióng决一雌雄 | 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低。进行较量;分出胜负或高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一雌雄。” |
shū tú yī zhì殊涂一致 | 殊:不同的;涂:道路。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结局。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到同一目的。 | 《晋书·刁协传》:“夫大道宰匹,殊涂一致。” |
yī tán zhǐ qǐng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翻译名义集 时分》:“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
yī fà qiān jūn一发千钧 | 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
yī fàn qiān jīn一饭千金 |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
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
yī jiā zhī zuò一家之作 | 自成一家的著作。 | 《宋书·范晔传》:“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
yī kuì zhī gōng一篑之功 | 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 《王守仁全集》卷一 :“务收一篑之功,勿为九仞之弃。” |
ruò chū yī guǐ若出一轨 | 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 | 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嘉靖之季,以诗名者有后七子,李王为之冠,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 |
yī zhěn huái ān一枕槐安 | 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
cóng yī yǐ zhōng从一以终 | 从:跟随;终:终身,一辈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 宋·文天祥《刘良臣母哀辞》:“呜呼,全而生这之必全而归之,从一以终兮尚得正,其何悲!” |
yī ér èr,èr ér sān一而二,二而三 |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 |
yī shí bā bān wǔ yì一十八般武艺 | 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 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
yī lù fú xīng一路福星 |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
yī rén gāo shēng,zhòng rén dé jì一人高升,众人得济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一人高升,众人得济。你一个人挣钱,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 |
qū zhǐ yī suàn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
yī nián yī huí一年一回 | 指一年一次。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咱也不一年一回土改,咱也不宣布结束。” |
tǒng yī zhàn xiàn统一战线 | 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
luó jué yī kōng罗掘一空 |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
qū yī shēn wàn屈一伸万 | 伸:展开。屈身一人之下,凌驾于万人之上。 |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
yī jiā juàn shǔ一家眷属 | 眷属:家属,亲属。比喻出于同一流派。 | 清·康有为《广艺双楫·本汉》:“《孔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 |
xiǎo cài yī dié小菜一碟 |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 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收拾共匪,那仅是小菜一碟、猴毛一撮。” |
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一个萝卜一个坑 | 比喻一个人有一个位置,没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实。 | 老舍《骆驼祥子》:“他是愿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 |
bù zàn yī cí不赞一辞 | 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一句话也不说。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yī rú jì wǎng一如既往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
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
yī wú qiān guà一无牵挂 | 指没有任何挂念的人和事。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着了那位帮带。” |
bù zhí yī tán不值一谈 | 不值得谈论。 |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但对胡雪岩来说,这数目太小了,不值一谈,所以乌先生佯作不知,默然无语。” |
piàn yán yī zì片言一字 |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 唐 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片言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
yī lù huò sè一路货色 |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
yú bǎi xiá yī瑜百瑕一 | 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观玩全书,瑜百瑕一,津逮来学,诚为有裨。” |
yī gēn yī bǎn一根一板 |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 |
yī miàn zhī jiāo一面之交 |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 | 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
yī zhī yī qī一枝一栖 | 比喻找到一份职业或栖身之所 | |
yī wú jì dàn一无忌惮 | 忌惮:顾忌和畏惧。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8回:“纣王心甚欢悦,又见闻太师远征,放心恣乐,一无忌惮。” |
bù zhí yī xiào不值一笑 |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 鲁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又《呐喊 阿Q正传》:“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
yī jiè zhī shàn一介之善 | 微小的善行。 | 《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艺,居接士之馆。” |
yī jiā yī jì一家一计 |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引申为一家人。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把似你守着一家一计,谁着你收拾下两妇三妻。” |
jǔ guó yī zhì举国一致 |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
yī diǎn líng xī一点灵犀 |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bù gù yī qiè不顾一切 |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yī shēng yī shì一生一世 | 一辈子。 |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试窘》:“这样一撞,就撞着了,才使得。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 |
yī shǐ shuāng chuān一矢双穿 | 犹一箭双雕。 | 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进,一举两得。 |
yī bān kuī bào一斑窥豹 |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yī tà hú tú一榻胡涂 | 见“一塌糊涂”。 |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
yī biǎo rén cái一表人才 | 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
gāo rén yī chóu高人一筹 | 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 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
bù míng yī qián不名一钱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yú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 唐 林蕴《上宰相元衡宏靖论兵书》:“苟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胆,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赐采择焉。” |
qiān lǐ yīn yuán yī xiàn qiān千里姻缘一线牵 |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男女双方的脚而成,故事见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 |
yī xiào yī pín一笑一颦 | 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 茅盾《子夜》十:“大客厅上有几个人,都屏息侧立,在伺察吴荪甫的一笑一颦。” |
shā yī lì bǎi杀一利百 | 见“杀一砺百”。 |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
wàn sǐ yī shēng万死一生 |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不越雷池一步 | 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 |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
yī diǎn bàn diǎn一点半点 |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 |
yī jiē bàn jí一阶半级 | 阶、级:是封建时代的等级品位。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
yī fēn gēng yún,yī fēn shōu hu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 |
dú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 | |
chǎn rán yī xiào冁然一笑 |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 清·汪琬《<渔樵耕牧图>序》:“然后徐展此图,以校其人物风景相似与否,夫也将为之冁然一笑也。” |
fèn bì yī hū奋臂一呼 |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 《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
qiān fū suǒ yán rú yī huì千夫所言如一喙 | 喙:鸟嘴。形容众口一辞或文章模式划一 | 章炳麟《上李鸿章书》:“然其欲连盟中国,以措亚洲舄础之安,则千夫所言如一喙也。” |
yī zhì yī luàn一治一乱 | 治:太平。一段时期太平,一段时期动乱。指治世与乱世相间。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
yī lù shén qí一路神祇 | 谓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5回:“因指着应伯爵、谢希大说道:‘这两个天杀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
bù míng yī wén不名一文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
yī wèn sān bù zhī一问三不知 | 三不知:指对事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不知道。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也作“一问摇头三不知”。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
yī rì fū qī bǎi rì ēn一日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有经久不衰的深厚恩情。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
yī dòng zhī wǎng一洞之网 | 只有一个洞的网。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yī yuán yī huì一缘一会 | 谓有缘相合。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道:‘拜问娘子青春?’小妇人道:‘与官人一缘一会,奴家也是二十四岁。’” |
bù zhí yī wén不直一文 | 见“不直一钱”。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
yī niú jiǔ suǒ一牛九锁 | 比喻无法解脱。 |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吹皱一池春水 |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 宋 马令《南唐书 冯延巳传》:“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
bǎi bù yī cún百不一存 |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北周 宇文逌《<庾信集>序》:“昔在阳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乱,百不一存。” |
yī qiū zhī hé一丘之貉 | 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 | 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yī kuāng jiǔ hé一匡九合 |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 《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
jiǔ jiǔ guī yī九九归一 |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 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一发而不可收拾 |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
yī huái ér lùn一褱而论 | 见“一概而论”。 | |
yī huì yī míng一晦一明 | 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 《庄子·田子方》:“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淮南子·兵略训》:“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绪。” |
yī jǔ chéng míng一举成名 | 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 | 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 |
yī mǎ yī ān一马一鞍 |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不辞非鸦非凤的,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只图一马一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