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天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qù tiān chǐ wǔ去天尺五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宋·黄庭坚《醉蓬莱》词:“尽道黔南,去天尺五。”
tiān fān dì fù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háo tiān pāi dì号天拍地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咽了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dì tā tiān huāng地塌天荒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明·徐复祚《投俊记·魔见》:“喜时节和风甘雨,怒时节地塌天荒。”
tiān qīng qì lǎng天清气朗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à bái yú tiān xià大白于天下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suì mù tiān hán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kòu tiān wú lù叩天无路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叩天无路,逢人哭诉。”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行而世为天下法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滔滔者天下皆是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茅盾《子夜》十六:“再说一句笑话,内人保的寿险后天满期,要是当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负苦心人。”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tiān xiāng guó sè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唐 李濬《松窗杂录》:“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dài tiān sāi dì戴天蹐地犹戴天履地。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xuě tiān yíng xí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唐·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诗:“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
tiān tā yā dà jiā天塌压大家比喻普遍性的灾难或压力,每人都得承担。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真正火到咱店里,那时开开后门,咱大家逃命,行李付之一烬,这叫‘天塌压大家’。”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亲近。海内;四海之内;古时候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把国内称为海内;现泛指世界。天涯:天边;比邻:紧靠的边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shǔ jiǔ hán tiān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数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窑门屯住。”
tiān cóng rén yuàn天从人愿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hēi tiān mō dì黑天摸地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7回:“众军黑天摸地,不辨东西,只得下马受降。”
nìng jiào wǒ fù tiān xià rén,xiū jiào tiān xià rén fù wǒ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负:辜负;休:莫,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ǐ shí wéi tiān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天:指生存的首要条件。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
tiān jīng dì yì天经地义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达则兼善天下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tiān xià běn wú shì,yōng rén zì rǎo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jú gāo tiān,jí hòu dì局高天,蹐厚地局:弯曲;蹐:小步走。蜷曲不敢伸展。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tiān wǎng huī huī天网恢恢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tiān zī zhuó yuè天资卓越非常优秀的天资。
yǔ tiān dì tóng shòu与天地同寿寿:寿命。与天地一样长久。比喻寿命很长。战国·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tiān shēng dì shè天生地设犹天造地设。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
tiān fǔ zhī guó天府之国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tiān shàng tiān xià,wéi wǒ dú zūn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惟:只有;尊:地位或辈分高。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第一卷:“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马上得天下喻指武功建国。《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jú gāo tiān,jí hòu dì跼高天,蹐厚地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语出《诗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形容狂妄无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桃李满天下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yǐn tiān bì rì隐天蔽日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dàn xī huò f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tiān xià tāo tāo天下滔滔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赵子龙磐河大战》:“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
yù sāi tiān xià誉塞天下誉:声誉。好名声遍天下都知道。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知己》:“当此时,梁君誉塞天下,属词求进之士,奉文章走梁君门下者,盖无虚日。”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贪天之功以为己有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chǔ tiān yún yǔ楚天云雨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yǐ guǎn kuī tiān以筦窥天见“以管窥天”。
bīng tiān xuě dì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wú fǎ wú tiān无法无天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shùn tiān yìng rén顺天应人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周易 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天有不测风云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hū tiān kòu dì呼天叩地见“呼天抢地”。《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yìng tiān shòu mìng应天授命顺应天意,承受天命。唐·韦绚《嘉话录》:“乃知圣人应天授命,享国年深,岂是徒然!”
tiān liáng fā xiàn天良发现天良:人生来的良知。指人的良心又重新恢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若昧了良心,自然要笑;设或天良发现,自然要哭了。”
gōng jūn tiān dì功均天地均:同。功绩与天地等同。形容功劳极大。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功均天地,明并日月。”
jiǔ tiān xiān nǚ九天仙女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tiān gōng dì dào天公地道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tiān xià dì yī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gǔ mù cān tiān古木参天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huáng tiān bù fù yǒu xīn rén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梁启超《新罗马·侠感》:“纷纷成败无凭准,自古道皇天不负有心人,伫看起陆龙蛇演出风云阵。”
píng zhì tiān xià平治天下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tán tiān lùn dì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俺门中未有三千客出来的谈天论地胸卷江淮。”
tiān nán dì běi天南地北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形容分离两地;相隔很远。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元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huàn zhì hū tiān患至呼天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pén cháo tiān,wǎn cháo dì盆朝天,碗朝地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
zhōng tiān zhī qī终天之戚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
yuàn tiān yōu rén怨天忧人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hào tiān wǎng jí昊天罔极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nán rú dēng tiān难如登天形容难办的事。
liú luò tiān yá流落天涯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yǔ guò tiān qíng雨过天晴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情况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wèi tiān zhī mìng畏天知命畏:敬服;天:上天;命:命运。指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
chōng tiān sāi dì充天塞地指整个宇宙。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cùn dì chǐ tiān寸地尺天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
wéi tiān bèi rén违天悖人违背天理人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八卷:“若浚此举违天悖人,可取浚头归苗傅,不然,一有退缩,悉以军法从事。”
tiān yuān zhī gé天渊之隔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颜氏,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hōng tiān liè dì轰天裂地见“轰天烈地”。梁启超《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此十一年间,表面上之克林威尔,其声希味淡也若此,而后此轰天裂地之克林威尔又何以称焉。”
tiān hūn dì cǎn天昏地惨惨:凄惨,悲伤。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1回:“只见天昏地惨,东西南北,茫然不辨。”
fú yǔ tiān qí福与天齐齐:同,并。形容福运极佳。明·无名氏《群仙朝圣》第一折:“因当今福与天齐,行仁孝神圣皆知。”
tīng tiān yóu mìng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jīn gǔ xuān tiān金鼓喧天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钟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公子偃命军中举火,一时金鼓喧天,直前冲突。”
bá dì yǐ tiān拔地倚天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màn tiān zā dì漫天匝地铺天盖地。宋·范成大《雪复大作六言》:“遥想漫天匝地,近听穿幔鸣窗。”
yuān tiān qū dì冤天屈地形容非常冤枉委屈。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
hū tiān yào dì呼天钥地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rù jǐng wàng tiān入井望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shàng tiān rù dì上天入地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màn tiān yào jià漫天要价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tiān hūn dì hēi天昏地黑见“天昏地暗”。唐·韩愈《龙移》诗:“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tiān xià wú dí天下无敌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tiān zì dì yī hào天字第一号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
pǔ tiān zā dì普天匝地满天遍地,普天下。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yǎng miàn cháo tiān仰面朝天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几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dì shàng tiān gōng地上天宫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jiāng tiān jiù dì将天就地谓以高就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小娘子休得悲伤,小可承娘子错爱,将天就地,求之不得,岂敢推托?”
hàn tiān zhèn dì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