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ún kāi jiàn tiān云开见天 | 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 宋·邵雍《观盛化诗》:“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
màn tiān kāi jià漫天开价 | 无限度地乱开价码 | 阿英《城隍庙的书市》:“城隍庙的定价是靠不住的,他‘漫天开价’,你一定要‘就地还钱’,慢慢的和他们‘推敲’。” |
tiān shàng tiān xià,wéi wǒ dú zūn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惟:只有;尊:地位或辈分高。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 《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第一卷:“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tiān fù dì zǎi天覆地载 |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 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pò tiān huāng破天荒 | 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
jiǔ tiān jiǔ dì九天九地 | 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 | 《孙子 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 |
qíng tiān jià hǎi擎天驾海 | 擎天:支撑上天。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 元·孔文卿《东床事犯》第一折:“陛下,你便似砍折条擎天驾海紫金梁。” |
tiān zhī ruò mín天之僇民 | 见“天之戮民”。 | 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找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 |
yǔ tiān dì tóng shòu与天地同寿 | 寿:寿命。与天地一样长久。比喻寿命很长。 | 战国·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
tiān dà dì dà天大地大 | 形容极大。 | 春秋·楚·李耳《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
liú luò tiān yá流落天涯 |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 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
tiān yá bǐ lín天涯比邻 | 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 | 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 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jīng tiān wěi dì经天纬地 |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
míng mǎn tiān xià名满天下 |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
yǐn tiān bì rì隐天蔽日 | 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
yīn tiān bì rì殷天蔽日 | 染红了天,遮住了太阳。形容仪从之盛。 | 《艺文类聚》卷五十:“段颖起于徒中,为并州刺史,有功,后徵还京师,颖乘轻车,介士鼓吹,曲盖朱旗骑马,殷天蔽日,连骑相继数十里。” |
sè dǎn rú tiān色胆如天 |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 |
jūn tiān zhī yuè钧天之乐 |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 《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 |
tiān xuán dì gé天悬地隔 |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 《南齐书 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
dú bù tiān xià独步天下 |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
tiān shēng tiān shā天生天杀 | 指自生自化,自生自灭。 | 汉·张良《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
màn tiān dà huǎng漫天大谎 | 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 | 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
sè dǎn mí tiān色胆迷天 | 色:女色。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吴氏经过儿子几番道儿,也该晓得谨慎些,只是色胆迷天,又欺他年小,全不照顾。” |
zhōng tiān zhī sī终天之思 | 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 | |
hùn rán tiān chéng混然天成 | 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肝肺间流出。” |
tiān liáng fā xiàn天良发现 | 天良:人生来的良知。指人的良心又重新恢复。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若昧了良心,自然要笑;设或天良发现,自然要哭了。” |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挟天子以令天下 |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 |
tiān guāng yún yǐng天光云影 | 影:影子。天上的光亮,云彩映在水中的影子。 |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āi gǎn tiān dì哀感天地 |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
wú féng tiān yī无缝天衣 | 神话谓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合,没有缝儿。常以比喻诗文等事物没有一点瑕疵。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南万柳堂》:“次韵之作,能如无缝天衣,自非老手莫办。” |
tiān dì liáng xīn天地良心 | 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 |
zhuǎn hǎi huí tiān转海回天 | 同“转日回天”。 | 宋·秦观《代参寥与锺山实启》:“扣角负鼎,无羡昔人;转海回天,复闻今日。” |
jí tiān wǎng dì极天罔地 | 谓遍天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丧尽天良 |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
àn wú tiān rì暗无天日 |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
suō dì bǔ tiān缩地补天 | 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 《旧唐书 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
wú dí yú tiān xià无敌于天下 | 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 《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
bá dì yǐ tiān拔地倚天 |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
tiān shēng tiān huà天生天化 | 天然生就。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条计用着件东西,别人家里都没,天生天化大官人家里却有。” |
tiān xià wú dí天下无敌 |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同是天涯沦落人 |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xíng tiān zhēng shén刑天争神 | 刑天:神话人物。刑天同天帝争夺神位。比喻大无畏的精神。 |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
kǒu zhuì tiān huā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华,同“花”。 |
dì běi tiān nán地北天南 | 谓四处,到处。 | 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
wù huá tiān bǎo物华天宝 |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
cān tiān èr dì参天贰地 | 见“参天两地”。 |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
luàn zhuì tiān huā乱坠天花 | 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把个现在功德,说得乱坠天花,眼灼灼就似活现一般。” |
zhē tiān mí dì遮天迷地 | 同“遮天盖地”。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风起处遮天迷地,火来时烟飞焰裹。” |
gǒu dǎn bāo tiān狗胆包天 | 斥责别人胆子太大,敢于胡作非为。 | 《解放日报》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
dà bái yú tiān xià大白于天下 | 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
tiān nán dì běi天南地北 | 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形容分离两地;相隔很远。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 元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ù天机不可泄露 |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露。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同“天机不可泄漏”。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时老先生尚不曾高发,天机不可泄露,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 |
fān tiān cù dì翻天蹙地 | 翻:反转;蹙:同“蹴”,踢,踩。形容迅猛势盛。 | 唐·独孤及《招北客文》:“五月之间,白帝之下,洪涛塞峡,不见滟滪,翻天蹙地,霆吼雷怒。” |
yuān tiān qū dì冤天屈地 |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 |
suì mù tiān hán岁暮天寒 | 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 |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桃李遍天下 |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 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
tán tiān lùn dì谈天论地 | 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 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俺门中未有三千客出来的谈天论地胸卷江淮。” |
tiān qīng qì lǎng天清气朗 |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mí tiān gèn dì弥天亘地 |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
yuàn qì chōng tiān怨气冲天 | 怨恨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愤情绪极大。 | 明 无名氏《精忠记 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怨气冲天。” |
huáng tiān jiāo rì黄天焦日 | 犹大天白日。指白天。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 |
bí kǒng liáo tiān鼻孔辽天 |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见“鼻孔撩天”。 |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tiān送佛送到西天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bí kǒng cháo tiān鼻孔朝天 |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见“鼻孔撩天”。 |
tiān yá hǎi jiǎo天涯海角 |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桃李满天下 |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shàng bù zài tiān,xià bù zháo dì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叫他在这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给我结了几间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天下无不散筵席 | 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
tīng tiān yóu mìng听天由命 |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 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
yuàn tiān yōu rén怨天忧人 |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
tiān qīng rì bái天清日白 | 犹言光天化日,大白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人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
tiān bù zhuàn dì zhuàn天不转地转 | 指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 | |
tāo tiān zuì xíng滔天罪行 | 滔天:漫天。比喻罪恶极大。 |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除对亲日派破坏抗日、袭击人民军队、发动内战之滔天罪行,另有处置外……” |
wú fǎ wú tiān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háo tiān pāi dì号天拍地 | 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咽了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
rén mìng guān tiān人命关天 | 关天:比喻关系重大。事关人命;关系重大。 | 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
miù xiǎng tiān kāi谬想天开 | 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而况梁氏之地租地价论,谬想天开,得未曾有。” |
hào tiān kòu dì号天扣地 | 扣:同“叩”,敲击,撞击。向着天大声哭叫,将自己的头撞向地面。形容十分悲痛。 | 《晋书·孝武帝纪》:“朕以不造,奄丁闵凶,号天扣地,靡知所诉。” |
dài tiān lǚ dì戴天履地 |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
xuě jiào bīng tiān雪窑冰天 |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 《宋史 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支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
wèng tiān zhī jiàn瓮天之见 | 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 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
tiān bēng dì tān天崩地坍 |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茅盾《参孙的复仇》:“立时天崩地坍一阵响,整个大殿倒塌。” |
zhē tiān gài rì遮天盖日 | 同“遮天蔽日”。 | 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 |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
tiān fǔ zhī guó天府之国 |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 |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 《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tiǎn yán tiān rǎng靦颜天壤 | 靦颜:脸上表现惭愧;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的人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
xiá sī tiān xiǎng霞思天想 | 苦思冥想。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第七卷:“居金陵时,每有撰造,必栖踞于乔树之颠,霞思天想。” |
tiān wú níng rì天无宁日 |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
tán tiān shuō dì谭天说地 | 指所谈的内容极为广泛。形容谈论者知识广博。 |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论古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
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言语妙天下 | 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
tán tiān shuō dì谈天说地 |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论。形容漫无边际地谈论或指随意闲扯。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谈天说地,讲古论今。” |
gé tiān chè dì格天彻地 | 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此种精诚,格天彻地,呕血剖心,能与龙比并忠,曾闵齐孝。” |
hū tiān hào dì呼天号地 |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
jì dì pán tiān际地蟠天 | 形容遍及天地间。 | 庄周《庄子 刻意》:“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
tiān zǐ wú xì yán天子无戏言 | 指帝王说话算数。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重言》:“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