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古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é gǔ tōng jīn格古通今 |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
dǔ xué hào gǔ笃学好古 |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 《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
rén xīn bù gǔ人心不古 |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 明 张居正《答两广殷石汀论平田事》:“近来人心不古,好生异议。” |
gǔ jīn zhōng wài古今中外 |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
wàn gǔ cháng xīn万古常新 | 万古:千年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 徐迟《井冈山记》:“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屹立于宇宙间,万古常新!”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yí hèn qiān gǔ遗恨千古 | 千古:指时间久远。遗留下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 清 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
gǔ xiāng gǔ sè古香古色 | 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邓秀梅走进大门,步步留心地察看着这座古香古色的、气派宏伟的殿宇。” |
gǔ yǔ cháng yán古语常言 | 常言:习惯常说的话,如谚语、格言等。指流传时间久远,人们常说的话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 |
gǔ gǔ guài guài古古怪怪 | 稀奇怪异的样子。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一座古古怪怪的高山,好凶险!” |
shuō jīn dào gǔ说今道古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gǔ diào dān tán古调单弹 | 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yǐ gǔ zhì jīn以古制今 | 按照古代的成规来处理当今的事务。 | 《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
dú yǒu qiān gǔ独有千古 | 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 | 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 |
shuō gǔ dào jīn说古道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qián gǔ wèi wén前古未闻 | 从来没有听说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赞》:“西域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
zūn gǔ jiàn jīn尊古贱今 | 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 |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 |
gèn gǔ qī wén亘古奇闻 |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奇:稀有不常见的。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从来稀有,亘古奇闻。” |
yí fàn gǔ jīn贻范古今 | 贻:留下。给世世代代的人留下榜样。 | 唐·孙揆《令应传》:“今则公之教可以精通显晦,贻范古今。” |
qián gǔ wèi yǒu前古未有 | 自古以来未曾有过。 | 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jí gǔ gé běn汲古阁本 | 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参见“汲古阁”。 | |
gǔ wéi jīn yòng古为今用 |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gǔ féi jīn shòu古肥今瘠 |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
gǔ jīn yī zhé古今一辙 |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
qiān gǔ yī shí千古一时 | 喻指难得的机会。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今天下之机杼在王,王若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时也。” |
bù qī xiū gǔ不期修古 |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qiān gǔ jué chàng千古绝唱 | 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 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
yǒng chuí qiān gǔ永垂千古 | 垂:流传后世。永远流传于后世。 | 《一次难忘的航行》:“他的光辉形象如同高耸入云的秦岭雄峰,气贯长虹,永垂千古。” |
jiè gǔ yù jīn借古喻今 |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
gǔ jǐng wú bō古井无波 |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guān jīn yì jiàn gǔ观今宜鉴古 |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 《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
xī qí gǔ guài希奇古怪 | 奇怪而罕见。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
tōng jīn dá gǔ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今达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yǐ gǔ fāng jīn以古方今 | 方:比拟。类比。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 | 《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
tì gǔ rén dān yōu替古人耽忧 | 指不必要的忧虑。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
lóng gǔ jiàn jīn隆古贱今 | 隆:尊重。尊崇古代,轻视当代。 | 朱自清《正变》:“明白了通变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古贱今,也不至于一味的竞今疏古,便能公平的看历史,各各还给它一副本来面目。” |
tì gǔ rén dān yōu替古人担忧 |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
shì gǔ fēi jīn是古非今 |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
zhuó gǔ yán jīn酌古沿今 |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 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
kuàng gǔ qí wén旷古奇闻 | 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的事情。 | 周作人《代快邮》:“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以为国家将兴之兆。” |
yǔ gǔ wéi tú与古为徒 | 古:古人,古代;徒:同类人。同古人做朋友。借古讽今或推崇古人。 |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
gǔ lái jīn wǎng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江都市孝妇屠身》:“古来今往夕阳中,江山依旧在,塔影自凌空。” |
kuàng gǔ wèi yǒu旷古未有 | 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 《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
biàn gǔ luàn cháng变古乱常 |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论》:“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人生七十古来稀 | 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 唐 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tán jīn shuō gǔ谈今说古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谈话内容广泛。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仓樵谈今说古,兴高采烈,雯青只好勉强应酬。” |
qiān gǔ qí yuān千古奇冤 | 千百年来最奇特的冤案。 | 周恩来《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zhèn gǔ shuò jīn震古铄今 |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 清·谭嗣同《仁学》四六:“美释黑奴而封之……称震古铄今之仁政焉。” |
yuè gǔ chāo jīn越古超今 | 见“超今冠古”。 | 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
yí xiào qiān gǔ贻笑千古 | 贻:遗留。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 | 明·沈德符《野获编·圣母并尊》:“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真贻笑千古。” |
gǔ lǐ gǔ guài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kuàng gǔ wú liǎng旷古无两 | 旷古:空前的。空前未有,同世无双。 | 《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回:“宏敞壮丽,旷古无两。” |
míng shèng gǔ jì名胜古迹 |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
nián jìn gǔ xī年近古稀 |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 |
gèn gǔ wèi yǒu亘古未有 |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 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亘古未有之宏谟。” |
gǔ diào bù tán古调不弹 | 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yí fēng gǔ dào遗风古道 |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 清 元祚《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诗:“水田茆屋莫愁村,别有遗风古道存。” |
qiān gǔ qí féng千古奇逢 | 千古:长久。千年才遇到的事情。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2卷:“若是个真侍者,岂不是千古奇逢,万分欢喜。” |
hái pǔ fǎn gǔ还朴反古 | 见“还淳反古”。 | 《陈书·周弘正传》:“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
gǔ shì jīng fēi古是今非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
qiān gǔ qí wén千古奇闻 | 从来没有听到或见过的意思 |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准赐婚配。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如出一辙。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 |
yuán gǔ cì jīn援古刺今 |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述怀咏史,不过词人之习态,不可以为援古刺今。” |
míng chuí qiān gǔ名垂千古 |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
liú fāng qiān gǔ流芳千古 | 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
shí gǔ bù huà食古不化 |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 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
zì wǒ zuò gǔ自我作古 | 由自己创始;不效法前人(作古:创始;创新)。指有所创新。 | 《唐大诏令集 贞观五年封建功臣诏》:“自我作古,未必专依前典。” |
gèn gǔ xīn wén亘古新闻 |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从来稀有,亘古新闻。” |
róng jīn zhù gǔ熔今铸古 | 熔:熔炼;铸:浇铸。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
róng gǔ zhù jīn镕古铸今 | 见“镕今铸古”。 | |
gǔ wǎng jīn lái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
zhèn gǔ rú zī振古如兹 | 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 《诗经·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
gèn gǔ tōng jīn亘古通今 |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
tòu gǔ tōng jīn透古通今 | 透:通过。贯通古今。 |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间隔》:“杳冥时,踪迹难寻,无中显有,透古通今。” |
jiè gǔ fěng jīn借古讽今 |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
mù gǔ bó jīn慕古薄今 | 慕:羡慕,仰慕;薄:轻薄。指厚古薄今。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贵远贱近,慕古薄今,天下之通情也。” |
róng gǔ nüè jīn荣古虐今 | 推崇古代,苛责现今。 |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 |
gèn gǔ gèn jīn亘古亘今 | 亘:横贯。指贯串古今,从古到今。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 |
liú fāng qiān gǔ留芳千古 | 一个人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62回:“要做几件别古绝今之事,也好留芳千古。” |
nì gǔ bù huà泥古不化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法。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 | 宋 楼钥《荐黄肤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违今,直可据经而从事。” |
yǎn gǔ quàn jīn演古劝今 | 演:表演。表演古代的故事劝诫今天的人。 | 清·郑燮《城隍庙碑记》:“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 |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 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 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
wàn gǔ bù mó万古不磨 | 磨:磨灭。永远不会磨灭。 |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 |
wàn gǔ liú fāng万古流芳 | 好名声永远流传。万古:千秋万代;流:流传;芳:香;比喻好名声。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
wàn gǔ bù xiǔ万古不朽 | 朽:腐烂。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 老舍《新年醉话》:“画完题‘醉墨’二字,豪放之情乃万古不朽。” |
shí gǔ rú gěng食古如鲠 | 犹言食古不化。 | 卷盫《<蔽庐丛志>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崎锜训诂,恒迟回于‘秃伏禾’之文。” |
xīn rú gǔ jǐng心如古井 |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 唐 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chén xióng gǔ yì沉雄古逸 | 沉雄:深沉雄健;逸:超迈。形容书画风格沉毅雄健,古朴飘逸。 | 《清史稿·王时敏传》:“与时敏砥砺画学,以董源、巨然为宗,沉雄古逸,虽青绿重色,书味盎然。” |
zhōng wài gǔ jīn中外古今 |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
zhuó gǔ cān jīn酌古参今 | 见“酌古斟今”。 |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
tōng gǔ bó jīn通古博今 | 同“通今博古”。 | 《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人得志。” |
lè dào hǎo gǔ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biàn gǔ yì sú变古易俗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
gèn gǔ bù miè亘古不灭 |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
chāo jīn jué gǔ超今绝古 | 见“超今冠古”。 |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
jīn lái gǔ wǎng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
qiān qiū wàn gǔ千秋万古 | 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 唐·刘希夷《公子行》:“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
rú gǔ hán jīn茹古涵今 |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 |
gǔ dào rè cháng古道热肠 | 指待人真诚、热情。 | 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qiān gǔ yī lǜ千古一律 | 谓从来如此。 |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记·敬王》:“杀子产,谤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
tōng gǔ dá biàn通古达变 |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 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