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可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lóng duàn kě dēng龙断可登 | 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 |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无可奈何花落去 |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 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lì kě bá shān力可拔山 | 力气大得可以拔起山来,形容勇力过人。 | 楚·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zhuì huān kě shí坠欢可拾 | 坠欢:指失去的宠爱或欢乐;拾:捡起来。指重寻旧好。 | 南朝·宋·鲍照《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是可忍,孰不可容 | 是:这个;孰:什么。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绝不能容忍。 | 《梁书·元帝纪》:“毕、原、……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
yǒu lì kě yuán有例可援 | 有成例可以援引。 |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
tàn shǒu kě dé探手可得 | 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 | 元·曾瑞卿《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 |
kě shā bù kě rǔ可杀不可辱 | 辱:侮辱。可以牺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形容做人的尊严。 | 《孔子家语·儒行解》:“儒有可亲而不可却,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
xíng jì kě yí行迹可疑 | ||
wú jī kě chéng无机可乘 | 没有空子可钻。 | |
xiǔ mù bù kě diāo朽木不可雕 |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chéng yí kě jiàn乘疑可间 | 乘:趁;疑:猜疑;间:离间。利用对方的猜疑,可以进行离间活动。 | 《投笔肤谈·达权》:“乘疑可间,乘劳可攻。” |
chuí shǒu kě dé垂手可得 | 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
yǒu zhāng kě xún有章可循 | 章:章程、章法;循:遵守、依照。有章法可以依照。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那里是怎么解决的,这儿也就有章可循了。” |
càn rán kě guān粲然可观 | 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 | 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表古雅之道,粲然可观。” |
yī wěi kě háng一苇可航 | 一苇:一捆芦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 《三国志·吴书·贺邵传》:“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
tuò shǒu kě dài唾手可待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 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
zì zuò niè,bù kě huó自作孽,不可活 | 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shí bù kě shī时不可失 | 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 《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 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二者不可得兼 | 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 《孟子 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yǒu bīn kě chéng有蠙可乘 | 见“有隙可乘”。 | |
jìn kě tì bù进可替不 | 见“进可替否”。 |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正色弼违,进可替不,举善弹枉,军国肃雍。” |
ruì bù kě dāng锐不可当 |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
wú kě hòu fēi无可厚非 | 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 《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
hé ǎi kě qīn和蔼可亲 |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bù kě quē shǎo不可缺少 | 必不可少的。 |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 |
wú kě zhì huì无可置喙 | 犹言没话可说。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则上下猜疑尽释,谗口无可置喙,身名俱泰,爵位永保,岂不善哉!” |
wú lù kě zǒu无路可走 |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 |
kě chéng zhī jī可乘之机 | 乘:凭借;利用;机:机会。可以利用的机会。 | 《晋书 吕篡传》:“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之机,然后一举荡灭。” |
fēi tóng xiǎo kě非同小可 |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
bù kě shōu shí不可收拾 |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 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
jí jí kě wēi岌岌可危 |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
jǔ shǒu kě cǎi举手可采 | 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
fēi tōng xiǎo kě非通小可 | 非:不;通:同“同”;小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 《永乐大典戏文·<小孙屠·朱令史诬陷孙必达>》:“这的是人命事,非通小可。” |
wú kě nài hé无可奈何 |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
yǒu jī kě chéng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0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 |
bù kě shèng jǔ不可胜举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
wú kě bù kě无可不可 | 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 唐·元稹《唐杜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
kě yǒu kě wú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 |
wú xiè kě jī无懈可击 |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
duān ní kě chá端倪可察 | 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反复始终,不知端倪。” |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人不可貌相 | 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
bù kě jiù liáo不可救疗 | 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
rú zǐ kě jiào孺子可教 | 指年轻人可培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
què yī bù kě阙一不可 | 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 |
mì bù kě fēn密不可分 | 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 |
láo bù kě pò牢不可破 |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 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
bǐ wū kě zhū比屋可诛 |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 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
qí huò kě jū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不韦列传》:“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可同患,难处安 |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
yú yǒng kě gǔ余勇可贾 | 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还有剩余下来的勇力可以卖给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也可指力未使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已勇有余,欲卖之。” |
wú kě míng zhuàng无可名状 | 没法形容。 | 《花城》:“自由了,一种无可名状的轻松感,像一股热流涌上了我的心头。” |
wú suǒ kě fǒu无所可否 | 不赞同也不反对。 | 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李绛、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 |
wáng kě nài hé亡可奈何 | 无可奈何。谓只能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 |
chòu bù kě dāng臭不可当 | 当:承受。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 唐 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嶢蚘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
fǎ wú kě dài法无可贷 | 谓按法律不可宽恕。 | 《清史稿·刑法志一》;“强盗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歼渠魁、赦胁从之义也。” |
bù fǎ cháng kě不法常可 |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kǔ bù kè yán苦不可言 | 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 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未可同日而语 |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 宋·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
miào bù kě yán妙不可言 | 妙:美妙、巧妙;言:说。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 | 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
wú kě bǐ xiàng无可比象 | 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1卷:“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无可比象。” |
wú jì kě xún无迹可寻 | 没有踪迹可以寻求。多谓处事为文不着痕迹。 | 《宋书·谢方明传》:“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
bù kě fēn gē不可分割 | 割:分割,划分。不容许割裂 |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
bù kě qǐ jí不可企及 | 企:踮起脚跟向前望;引申为盼望;及:达到;企及: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 唐 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
fāng yuán kě shī方圆可施 | 施:施行,实施。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 《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
láo bù kě bá牢不可拔 | 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 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一发而不可收拾 |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
kě gē kě qì可歌可泣 | 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并令人感动的流泪。 | 明 海瑞《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
bù kě shèng dào不可胜道 | 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 《史记 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
bù kě kàng jù不可抗拒 | 不能抵抗并拒绝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
bù kě méi jǔ不可枚举 | 枚举:一一列举。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 元 王恽《秋涧全集 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论,卓异特达之举,固不可枚举。” |
bù kě jiù yào不可救药 |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
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朝闻道,夕死可矣 |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论语 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天机不可泄漏 |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漏。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 |
wú kě zhēng biàn无可争辩 | 没有什么可争辨的。表示确实无疑。 |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
tuò shǒu kě dé唾手可得 |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 《新唐书 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锐兵十万,翔会云輣,唾手可取。” |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不可同年而语 | 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变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wú jiān kě sì无间可伺 | 犹无隙可乘。 |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 |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夏虫不可语寒 |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寒冷。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可望而不可即 |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 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
bù kě yán yù不可言喻 |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江城》:“生于此时,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乱丝,不可言喻。” |
zhǐ huī kě dìng指挥可定 | 见“指麾可定”。 |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某生长北方,闻燕人思归之情切矣,今若举事,指挥可定。” |
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 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
huáng liáo kě jiàn潢潦可荐 | 潢:积水;潦:地面积水;荐:祭祀。指污浊的积水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祭祀在于诚敬之心,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筐箻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
kě lián bā bā可怜巴巴 | 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再借,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也得戴上笼头啦!” |
yǐ bù jì kě以不济可 | 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
chǔ chǔ kě rén楚楚可人 |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与语,了无惊猜,亦不作态,楚楚可人。” |
bù kě míng zhuàng不可名状 |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 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liáo liáo kě shǔ寥寥可数 | 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 清·方苞《请娇除积习兴起人才札子》:“臣窃见本朝敬礼大臣,优恤庶官,远过于前明,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寥寥可数。” |
yǒu xì kě chéng有隙可乘 | 有空子可利用。 | 唐 李绛《论河北三镇及淮西事宜状》:“若物故之际,有间可乘,当临事图之,于今用兵,则恐未可。” |
rè kě zhì shǒu热可炙手 | 火热可以灼手。比喻权势显赫。 |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 |
nán shān kě yí,pàn bù kě yáo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 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 《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
qì zhī kě xī弃之可惜 | 扔掉它未免可惜。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chǔ chǔ kě ài楚楚可爱 | 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 郁达夫《沉沦》:“庭内的假山如花草,布置得楚楚可爱。” |
gāo bù kě dēng高不可登 | 登:升,上。高得不能到达。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 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
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 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
nìng kě xìn qí yǒu,bù kě xìn qí w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宁:宁愿。宁愿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没有。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 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子去意已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