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hàn

东汉


拼音dōng hàn
注音ㄉㄨㄥ ㄏㄢˋ

词性名词
繁体東漢

词语解释

东汉dōng hàn

  1.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引证解释

  1. 朝代名。自 汉•光武帝 刘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汉•献帝 刘协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历十二帝。因所都 洛阳,在 汉•旧都 长安 (今 陕西 西安市 )之东,故称 东汉,也称 后汉。

国语辞典

东汉dōng hàn

  1. 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网络解释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又起董卓之乱,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分字解释


※ "东汉"的意思解释、东汉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东汉造句


  • 1.最先是在山西一带的南匈奴刘氏,成千上万披发左衽,从东汉以来装了二百多年孙子的匈奴人,呼啸着席卷了中原大地。

    2.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3.西元91年,北匈奴被东汉与南匈奴联军击败,向西遁走,从此在中国历史中消失。

    4.村民挖树根掘出东汉玄武砚滴。

    5.东汉末年,天灾不断,君皇无能,以至于祸起萧墙。

    6.一批地位较高的王侯墓被发现,如禹州市东汉东海王墓、确山县明崇恭王墓、焦作市靳德茂墓、北宋壁画墓等。

    7.如东汉以后的中低级官印文字,常以冲凿的方法制成,而仿制的伪印,其印文多是以凿印的打本制模后再翻砂铸成。

    8.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9.大火吞蚀着一切,光武帝以来东汉十一世皇帝惨澹经营了二百年的汉家宫顷刻间化为灰烬。

    10.东莱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东汉时移治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东)。

    11.张成始料不及的穿越到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年代?乱世之初东汉末年!各路英豪,诸侯群雄并起.

    12.在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是人们为了纪念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而建立的郑公祠,西临潍河,北依砺阜山,属于省级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区。

    13.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设坛祭拜天地是在东汉。

    14.曹娥江是浙江第三大河,江名因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而得名,是绍兴市内最大河流,嵊州城关至入东口为曹娥江污水治理重点。

    15.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和成熟过程。

    16.东汉后期,随着大量少数民族内迁,西北大部分地方已成为“羌胡”的聚居区,东汉已经无法行使行政管理。

    17.鄱阳(今江西省波阳)人,东汉时名臣,官至侍御史。

    18.几乎一从“虐政”蔓衍之始,便有人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一场与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相类似的乱局。

    19.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传佛,最初被皇帝安排居住在洛阳鸿胪寺,以表示对高僧的尊敬。

    20.刘闯自然不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身处东汉末年,一个名将辈出,铁马金戈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