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良民证良民证的意思
liángmínzhèng

良民证


拼音liáng mín zhèng
注音ㄌㄧㄤˊ ㄇㄧㄣˊ ㄓㄥˋ

繁体良民證

词语解释

良民证liáng mín zhèng

  1. 指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区伪政权颁发的居民身份证。

引证解释

  1. 指抗 日 战争时期, 日 寇占领区伪政权颁发的居民身份证。

    孙犁 《白洋淀纪事·像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毁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
    薛淑华 《想起当年泪满襟》:“谁知道三个月后不但不叫我们走,而且把 老梁 的‘良民证’给扣下了。”

网络解释

良民证

通常指的抗战期间,日本伪政权对中国老百姓的身份管理制度中推行的身份证明,由居民当地保长确认。日本人为了维持占领区安全,确定人员身份,进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为每一位占领区百姓发放良民证

分字解释


※ "良民证"的意思解释、良民证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良民证造句


  • 1.凡本街男性街民,年在十五岁以上而有家属或正当职业者,均应觅保领带良民证。

    2.7月的一天,我去上货时身上没带‘良民证’,结果被装进了一辆‘闷子车’运到塘沽。

    3.白天,日伪侦缉队、便衣队来来去去,见人就查“良民证”;晚上,公路边的电线杆上都挂着马灯,鬼子发现人影就开枪。

    4.如果说对于有悖公序良俗的“我靠重庆”,制作方还可以辩解不要往歪处想,而“凉民证”谐音“良民证”,这样的噱头就显然不妥。

    5.不妨给“良民证”多一些宽容,良民。

    6.日本人为了维持占领区安全,确定人员身份,进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为每一位占领区百姓发放良民证。

    7.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发放“良官证”比发放“良民证”更来得紧迫。

    8.良民证是日军侵略时期,对统治区老百姓进行殖民统治用的证件,“凉民证”谐音“良民证”,伤害民族感情。

    9.新“良民证”?政府本意建立信用体系,鼓励珍视个人荣誉。

    10.鲁雪华耳闻目睹,知道像他这样没有“良民证”。

    11.该县4年前推出大众信用评级制度时,已被讥为“在发放良民证”。

    12.真是可笑之极,“暂住证”何时成了“良民证”?其实,暂住证除了说明持证人不是北京的长期或固定居民外,没有任何的身份、职业或道德概念之分。

    13.媒体的报道和评论集中在两点,一是政府给群众评等级,二是给公民发所谓的“良民证”。

    14.重兵把守,凭“良民证”进城带出来的钱已所剩无几了,张锡成和祖父进城探听虚实,他们披着破旧棉袄,装成行乞的农民进城。

    15.江苏睢宁给市民定等级被指似"良民证"。

    16.由此让人联想到日本*子时期,那时候也发良民证,在鬼子眼里,对鬼子亲爹、俯首的就是它心目中的“良民”。

    17.1943年7月,与摆糖摊的母亲相依为命的崔庆云在去上货时因身上没带“良民证”,被装进了一辆“闷子车”运到塘沽。

    18.日本人的良民证就不可以抄袭了?那我们还抄袭人家身份证,护照制度呢。

    19.“三沙一嘴”,何时才能获得“良民证”?几天来,该帖点击率已达数千。

    20.就是一个交通违章记录,记者把他弄成了“良民证”大肆炒作,你是不是违规撞人被罚不服而放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