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衣


拼音zú yī
注音ㄗㄨˊ ㄧ


词语解释

足衣zú yī

  1. 袜子的别名。

引证解释

  1. 袜子的别名。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声子 韤而登席” 晋•杜预 注:“韤,足衣也。”
    清•桂馥 《札朴·拢绔》:“今於足衣外復著短絝,谓之拢絝。”
    王力 主编《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常识四》:“《説文》説韈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所以又写作韈。”

网络解释

足衣

足衣是华夏古代服饰名,即穿着于足上的装束。先秦时,足衣泛指鞋袜。自汉代始,足衣又有内外之分。足之内衣为袜,足之外衣指鞋。

分字解释


※ "足衣"的意思解释、足衣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足衣造句


  • 1.农家比较单纯,主要是倡导“君臣并耕”、“播百谷,勤农桑,以足衣足食”。

    2.民心上觉醒良知、生活上足衣足食。

    3.就是叫他家的人来也不用告诉他,只等他家里果然说定了好人家儿,我们还去打听打听,若果然足衣足食,女婿长的象个人儿,然后叫他出去.


  •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