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三司


拼音sān sī
注音ㄙㄢ ㄙ


分字解释


※ "三司"的意思解释、三司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三司造句


  • 1.三月,诏权三司使曾布、翰林学士吕惠卿同究诘市易事。

    2.1905年1月5日,侵华日军第三司令官乃木希典和旅顺俄军司令官斯特塞尔在水师营一刘姓人家商谈投降事宜。

    3.的雏形,尽管眼下这三司六部中,只有兵部与商部勉强拿得出手,其他都是近乎形同虚设。

    4.当时征收正税多不在农作毕功之后,显德三年(956),后周下令三司夏税于六月一日、秋税于十月一日开始征收,以便人户交纳。

    5.乙巳日,元世祖忽必烈授小皇帝赵显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

    6.或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仪同三司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三司祁绪等谋反,下有司案验,奏:谐谋令祁绪勒党项兵断巴、蜀。

    7.刘曜以功被署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身居显职。

    8.相国奏请长清公为征北将军,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金印紫绶,封列侯。

    9.韶第四子德衡,武平末,开府仪同三司,隆化时,济州刺史。

    10.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1.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12.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互不统辖,由中央下派的督抚代表皇帝总领一方。

    13.尉迟敬德初仕隋,为朝散大夫;入唐,为右武侯大将军,讨吴国公,后出任襄州都督,累迁同州刺史,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14.朝廷前几日已下旨,特敕封杨晓峰为楚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汴京南路行军大元帅、龙虎上将军等一串头衔。

    15.宋代二府三司制的中枢机构体制取代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分散和转移了宰相的权力。

    16.癸未,兴善寺胡僧不空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赐爵肃国公,谥曰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

    17.又追赠兴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孝侯;道庆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敬侯。

    18.及司马玮被杀,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

    19.大理寺经常与刑部、都察院共同审理重大或疑难案件,成为三司会审。

    20.在尔朱荣入洛前,元颢已经担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受命领兵讨伐葛荣;而元子攸仅仅在宫中担任孝明帝的伴读,资历和官位都远在元颢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