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意思
kǎoshì

科举考试


拼音kē jǔ kǎo shì
注音ㄎㄜ ㄐㄨˇ ㄎㄠˇ ㄕˋ

繁体科舉考試


※ "科举考试"的意思解释、科举考试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科举考试造句


  • 1.于此配套的是他规定科举考试不再以朱熹的注释为标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要求统一答案。

    2.你装,你继续装,十年读书就是为了这一天的成绩,居然表现出不知道,尤其是装的还这么像!“少爷,今天是科举考试看成绩的一天。

    3.自隋唐以来,中举被称为“蟾宫折桂”,“桂林一枝”成为出类拔萃的代名词,科举考试称为“桂科”。

    4.【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5.蒲松龄10几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72岁才成为贡员;范进中举,就是中考,考了至少十二三次。

    6.无论你皇帝贴不贴黄榜,科举考试都是要进行的。

    7.据说这项折桂的名字来历还有些意思,那是他父亲在世时,期望他这唯一的独生儿子能在三年一大考的朝廷科举考试中,一举夺的头名状元,来个蟾宫折桂。

    8.我国的高校招生政策既借鉴了西方的招生考试模式,又深受传统科举考试文化的影响。

    9.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因要求以这种书体应考,所以,又有“干禄体”之称。

    10.而科举考试是统治者网罗人才的手段。

    11.唐代举制与选制是分离的,举选权利即参加科举考试与铨选的权利。

    12.乡试是科举考试中规模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

    13.童子科虽然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常科,但却不为研究科举制度史者所重视。

    14.他把这科举考试看作是一种浮名,我现在没考中,我把浮名换浅斟低唱,就是在歌伎酒楼,就是和歌伎、乐工交往,去写词、唱词。

    15.因为林黛玉打小从来不鼓励他去仕途经济、科举考试、立身扬名,唯独林黛玉不劝他这个,所以他深敬林黛玉。

    16.科举考试中年龄最大者,要数广东顺德县老秀才黄章。

    17.他们中有一些人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员,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贬职了,另一些从来没能一举得中。

    18.文庙管理所副所长张劲雷介绍,过去,在科举考试之前,学生们也一定要来拜一拜孔子,这是千百年的传统了。

    19.唐代古文家对科举考试中的时文多有批评,但实际上古文家与科举考试有着相违与相依的双重关系。

    20.宋朝初期虽然还处在南征北伐的半战争状态,但赵匡胤对开科取士却没有丝毫懈怠,建国当年(960)便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