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嗣


拼音jì sì
注音ㄐ一ˋ ㄙˋ

繁体繼嗣

分字解释


※ "继嗣"的意思解释、继嗣是什么意思由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继嗣造句


  • 1.夫君放心,莺儿不是那不知本分的妒妇,为夫君广求淑垦、以丰继嗣是为正妻的职责,只要你不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婷儿也就知足了。

    2.于是写下一纸奏书,请田客交给汉成帝,那奏书中写道:陛下未有继嗣,子无贵贱,唯留意。

    3.宰臣文彦博、富粥、刘沆等,劝他将早已养在宫中的千牛卫大将军宗实赵曙立为继嗣,仁宗表示首肯。

    4.廷尉致其大逆罪,以为比上夷狄,欲绝继嗣之端,背畔天子,私为定陶王。

    5.刘放去世,谥曰敬侯,儿子刘正继嗣。

    6.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7.青龙四年(236年)陈群去世,陈泰继嗣,被封列侯。

    8.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

    9.进宫继嗣为帝,但那毕竟只是在小范围内宣布,还没有明发上谕,与现在的情形相比,还不完全是一码事。

    10.她先行祭祀高禖,异常地郑重其事,因她内心里期盼着张嫣早日生出个男丁来,日后好继嗣帝业,世世相传。

    11.还是为选择宗室为继嗣的事吧?此乃忠臣之言。

    12.说也奇怪,《三国志》的绝大多数传记中,都会顺道记录一下传主的继嗣情况,有几个儿子,是不是做过官啥的,偏偏是仪就没有。

    13.壮族的花婆神话,以花为始源,解决了个体与族类灵魂的栖居问题;其人类繁衍的继嗣链接,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循环原理。

    14.诸多史学家认为,是慈禧的私心让她选择了三岁的溥仪“继嗣同治,兼祧光绪”,同时让性格软弱的载沣摄政,准备在接下来的新皇时代继续垂帘听政。

    15.“母系制”,从血缘继嗣按母系确认的本义上说,人类学的经验事实并不支持它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