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世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huí shì bù xiǔ垂世不朽 | 垂世:留传后世;不朽:永不磨灭。名传后世,永不磨灭。 | 鲁迅《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歌德所以垂世不朽者,乃五十岁以后忏悔的歌德。” |
běn zhī bǎi shì本支百世 | 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 《诗 大雅 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毛传:“本,本宗也;支,支子也。”郑玄笺:“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行而世为天下法 | 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
shì qíng rú zhǐ世情如纸 | 世情:世态人情。社会上人情像纸一样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世情如纸,只有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 |
shì shì dài dài世世代代 | 泛指延续的各代。 | 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受苦人,受了世世代代的苦,几千年都在黑暗的地狱里过日子受煎熬。” |
jué rén jué shì觉人觉世 | 指启发世人觉悟 | 清 郑燮《<道情>序》:“若遇争名夺利之场,正好觉人觉世。” |
yī shēng yī shì一生一世 | 一辈子。 |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试窘》:“这样一撞,就撞着了,才使得。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 |
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懵懂: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五回:“我苏友白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我此行虽因叔命,原为寻访佳人。” |
shì tài yán liáng世态炎凉 | 凉:冷淡。指旧社会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 宋 文天祥《杜架阁》:“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 |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zé bèi hòu shì泽被后世 | 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 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
yǔ shì cháng cí与世长辞 | 世:人世;长:永远;辞:辞别;告别。和人世永远告别。是死的委婉语。 | 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 老舍《骆驼祥子》:“六十九岁的人了,反倒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 |
wán shì bù gōng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
yí shì jué sú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liú fāng bǎi shì留芳百世 | 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 |
lì shì mó dùn砺世摩钝 | 见“砺世磨钝”。 |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深,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
shì fēng rì xià世风日下 |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
shì rǎo sú luàn世扰俗乱 | 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 汉·王充《论衡·治期》:“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 |
xiū míng shèng shì休明盛世 | 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 晋·潘岳《西征赋》:“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 |
jué shì wú shuāng绝世无双 | 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一:“我看此女妖娆艳冶,绝世无双。” |
huò shì dào míng惑世盗名 |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汉 徐幹《中论 考伪》:“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 |
bù kě yī shì不可一世 |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
kuàng shì bù jī旷世不羁 | 旷世:旷代,历时长久;羁:束缚。历代都不受束缚。 | 晋·孙楚《为石苞与孙皓书》:“东夷献其乐器,肃慎献山楛矢,旷世不羁,应化而至。” |
yī shì zhī xióng一世之雄 | 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 宋 苏轼《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xiàn shì bào现世报 | 现世:今世;报:报应。做了坏事,当世就得到报应。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8回:“单留得我一个现世报,还在这里;却又无男无女,靠唱道情度日。” |
huǎng ruò gé shì恍若隔世 |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世矣。” |
bù jīng shì gù不经世故 |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 鲁迅《花边文学 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
gāo shì zhī xíng高世之行 | 高世:超出世人;行:行为。超出世俗的行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盖晁错列传》:“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 |
míng mén shì zú名门世族 | 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三回:“即如家嫂,是名门世族,他本族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
qiáo mù shì jiā乔木世家 | 乔木:代指贵族、高官。指贵族世家。 |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bù yī xióng shì布衣雄世 | 布衣:平民。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
dùn shì jué sú遁世绝俗 | 见“遁世离俗”。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
jué shì jiā rén绝世佳人 | 绝世:当世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 《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dùn shì yí róng遁世遗荣 | 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 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
sù shì yuān jiā宿世冤家 | 指有前世仇怨。形容积怨很深。也用作昵称。 | 宋·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 |
mìng shì zhī cái命世之才 |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 汉·李陵《答苏武书》:“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
wàn shì liú fāng万世流芳 | 好名声永远流传。 | |
qióng nián mò shì穷年没世 | 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 宋·秦观《任臣下》:“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
rén shēng zài shì人生在世 | 指人生活在世上。 | 南朝·齐·萧嶷《遗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
yú shì chén fú与世沉浮 | 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 《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
dùn shì cháng wǎng遁世长往 |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 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
shì dào rén xīn世道人心 | 社会的风气,人们的思想。 | 明·袁宏道《李温陵传》:“细心读之,其破的中款之处,大有补于世道人心。” |
huò shì wū mín惑世诬民 | 指蛊惑世人。 |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
jué shì chāo lún绝世超伦 | 绝:类。冠绝当世;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艺出类拔萃;举世无双。 | 汉 蔡邕《陈太卫碑文》:“颖川陈君,绝世超伦,大位未跻,惭于臧文窃位之负,故时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 |
jǔ shì wú bǐ举世无比 |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 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卷:“萧颖士,开元中,年十九,擢进士第,儒释道三教无不该通,然性偏躁,忽忿戾,举世无比。” |
jiǎo shì biàn sú矫世变俗 | 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 《宋史 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
jǔ shì wén míng举世闻名 |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
jīng shì hài sú惊世骇俗 |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 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
dāng shì cái dù当世才度 | 当世:当代,现世。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亦作“当世才具”。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肇传》:“肇有当世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 |
fèn shì jí xié愤世疾邪 | 犹愤世嫉俗。 | 唐·韩愈《杂说》之三:“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
jì shì ān bāng济世安邦 |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
dào míng àn shì盗名暗世 |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 《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
bù shì zhī gōng不世之功 |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功劳。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 |
huǎng rú gé shì恍如隔世 |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
huā jǐn shì jiè花锦世界 | 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 《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只因这一迁,把个苦寒地面,变作花锦世界。”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盘。指死去活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盘,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
dùn xíng yuǎn shì遁形远世 | 犹言避世隐居。 |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 |
dùn shì lí sú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
qí liáng shì jiè齐梁世界 | 齐、梁:南北朝时的两个王朝,政治腐败。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8回:“本朝若不是永乐振作一番,信着建文软弱,久已弄成个齐梁世界了。” |
liú fāng bǎi shì流芳百世 |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气;比喻好的名声;百世:古人以30年为一世;形容极为久远的时间。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也作“流芳千古”。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寞,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
dùn shì yōu jū遁世幽居 | 见“遁世隐居”。 | 北齐·刘昼《新论·遇不遇》:“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
qīng shì sì zhì轻世肆志 | 藐视世俗,放荡心志。 |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吾与富贵而泏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
bǎi shì bù mó百世不磨 | 磨:消灭,磨灭。千秋万代永不磨灭。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论》:“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
shì shì fēn rǎo世事纷扰 | 纷扰:纷乱。形容社会情况混乱不堪。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 |
gōng zhū yú shì公诸于世 | 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 | 《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世。” |
zhì qī shì jiāo至戚世交 | 至戚:关系很近的亲戚;世交:两代以上的交谊。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愚兄老拙株守,两家至戚世交,只和老弟气味还投合的来。老弟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一般,我怎不尽心教导?” |
shì jì qí měi世济其美 |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 《左传 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
shì dài shū xiāng世代书香 |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香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落的耻笑。” |
qī shì dào míng欺世盗名 |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
ē shì mèi sú阿世媚俗 | 阿世:迎合世俗。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如其《民政》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 |
fèn shì jí xié愤世嫉邪 | 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
guǐ wù fàn shì轨物范世 | 指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 |
gāo shì zhī cái高世之才 | 高世:超出世人。超出世俗的才干。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才,必有负俗之累。”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
xī shì zhī bǎo稀世之宝 | 稀世:世上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 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
lěi shì tōng jiā累世通家 | 累:接连;通家:世交。世世代代互相交好。 | 《续汉书》:“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
yǔ shì tuī yí与世推移 |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 《楚辞 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chū shì lí qún出世离群 | 脱离人世。 |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
yī fó chū shì一佛出世 |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
yǔ shì mǐ zhēng与世靡争 | 靡:无。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晋·潘岳《许由颂》:“邈哉许公,执真履贞,辞尧天下,抱朴隐形,川停岳峙,澹泊无营,栖迟高山,与世靡争。” |
bù xiǎo shì wù不晓世务 | 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宋史 王安石传》:“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
zhī rén lùn shì知人论世 |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miǎo rú kuàng shì邈如旷世 |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 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距今只二十余年,惟以工员四散,军兴多故,遂邈如旷世,知之者绝少。” |
zān yīng shì zhòu簪缨世胄 | 指世代做官的人家.。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舍人是簪缨世胄,况又是黄宫名士,指日飞腾。” |
qì qíng yí shì弃情遗世 | 犹言忘情脱俗。 |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弃情遗世,餐气服道,忽迢遥以轻举,望玉京而径造。” |
bù kěn yī shì不肯一世 | 一世:同处于一个世界。自视甚高,看不起天下人。形容目空一切、骄横自大。 | 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 |
zuò rén zuò shì做人做世 | 指在社会上立身行事。 | 欧阳山《三家巷》二四:“咱俩都快要走进社会——做人做世了,你怎么还只管任性胡来呢!”又《苦斗》六一:“咱们来到这震南农场,原来不是想跟它做人做世,厮守一辈了的。” |
cāo shēn xíng shì操身行世 | 犹言立身处世。 | 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
bìng shì wú liǎng并世无两 | 犹举世无双。 | 鲁迅《集外集拾遗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世无两。” |
jì shì jīng bāng济世经邦 | 济:拯救,救助;邦:国家。拯救人世,治理国家。 | 明·屠隆《彩毫记·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
jīn gé zhī shì金革之世 | 金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战乱的年月。 | 南朝·梁·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当今玉烛调和,既非金革之世。” |
kuàng shì qí cái旷世奇才 | 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 明 屠隆《彩毫记 祖饯都门》:“李公旷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
hé shā shì jiè河沙世界 | 指多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语本《金刚经·一体同观分》:“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 语出《金刚经·一体同观分》:“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南汉·张瀛《赠琴棋僧歌》:“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存寒灰冷灯畔。” |
wàn shì zhī yè万世之业 | 传之万世的不朽功业。 | 汉·贾谊《过秦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
shì shì shēng shēng世世生生 | 世:人的一生。指永生永世、世世代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 |
dāng shì wú shuāng当世无双 | 当前世上没有能相比的。无双;没有两个;意即只有一个。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褒贤》:“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 |
yǔ shì wú zhēng与世无争 | 和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 《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
jiǔ jīng shì gù久经世故 | 世俗,俗气,老于世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这老头儿虽说粗豪,却是个久经世故的,须是不露一毫芒角才引得出他的真话来呢。” |
dùn shì yǐn jū遁世隐居 | 避世而深居不仕。 | 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