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重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jǐn zhòng yán yì谨重严毅 | 谨:慎重小心;严:威严;毅:坚强。处事事情谨慎持重,严峻果断。 | 《晋书·苻坚载记》:“猛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 |
| jī zhòng bù fǎn积重不返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 |
| míng zhòng yī shí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 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
| zhòng qì xùn míng重气徇名 | 徇:曲从,偏私。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 南朝·梁·沈约《为东宫谢敕赐孟尝君剑启》:“田文重气徇名,四豪莫及。” |
| jiù dì chóng yóu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
| zhèng zhòng qí shì郑重其事 | 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
| zhòng qì xùn míng重气徇命 | 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 南朝 梁 沈约《为东宫谢敕赐孟尝君剑启》:“田文重气徇命,四豪莫及。” |
| gù jì chóng yǎn故技重演 |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 《人民日报》1966.1.7:“所谓‘停止轰炸’,这不过是约翰逊政府的故技重演。” |
| fù zhòng shè yuǎn负重涉远 | 见“负重致远”。 |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 |
| qīng sǐ zhòng yì轻死重义 | 见“轻死重气”。 |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
| chóng dǎ gǔ,lìng kāi zhāng重打鼓,另开张 | 重:重新。比喻重新开始,另起炉灶。 | 老舍《二马》第四段:“搬家,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或者甚至闹一回,闹完了,重打鼓,另开张,干!” |
| 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深意重 | 情意深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 |
| ēn shēn yì zhòng恩深义重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 ēn shēn ài zhòng恩深爱重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 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
| zhòng yì qīng shēng重义轻生 | 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老成持重 |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 《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
| zhòng nì wú dào重逆无道 | 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 《汉书·吴王刘濞传》:“而卬(楚王刘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 |
| zhòng shān fù lǐng重山复岭 | 谓山峦重迭层接。 |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
| fú tú qī jí,zhòng zài hé jiān浮图七级,重在合尖 | 浮图: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 | 《新五代史·李菘传》:“为浮屠者,必合其尖。” |
| qīng zhòng huǎn jí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
| tóu zhòng jiǎo qīng头重脚轻 | 形容头脑发胀;脚下无力。比喻轻重倒置;基础不稳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协调;不平衡。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
| yǔ zhòng xīn chén语重心沉 |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 康濯《东方红》第五章二:“孟老汉可又自自然然地一忽晃火气全消,甚至还进一步责备自己似的,哑默了半天,才又脑袋一抬,愣着两只深窝大眼,语重心沉地说。” |
| hūn jìng chóng míng昏镜重明 |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
| zhòng xī lèi shèng重熙累盛 | 同“重熙累洽”。 | 《旧唐书·礼仪志六》:“国家系本仙宗,业承圣祖,重熙累盛,既锡无疆之休,合享登神,思弘不易之典。” |
| jià zhòng lián chéng价重连城 |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 唐·韦庄《乞彩笺歌》:“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
| chí zhòng dài jī持重待机 | 持重:小心谨慎。形容谨慎地等待时机。 | 《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待机以候其变。” |
| qīng zhòng dào zhì轻重倒置 | 置:放;摆。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 | 宋 刘安世《尽言集》:“轻重倒置,有害政体。” |
| hán dān zhòng bù邯郸重步 |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 |
| zhòng zēng qí fàng重增其放 | 更助长了我的狂放。 | |
| lěi wū chóng jià累屋重架 | 累:重叠。指层次重叠。 | 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
| yì zhòng ēn shēn义重恩深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 qīng shēng zhòng yì轻生重义 | 见“轻身重义”。 |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
| ān gù zhòng qiān安故重迁 | 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 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触情从欲,谓之禽兽;苟可而行,谓之野人;安故重迁,谓之众庶;辨然否,通古今之道,谓之士。” |
| shēn wéi zhòng lǜ深惟重虑 | 犹深思熟虑。 |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今天深惟重虑,明太平以弼朕失。” |
| jí zhòng nán fǎn极重难返 |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
| zhòng qǐ lú zào重起炉灶 | 谓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 郭沫若《北伐途次》:“每遭一次顿挫,总要使前功尽弃,又来重起炉灶。” |
| zhòng zú píng qì重足屏气 | 谓畏惧之甚。 | 《宋书·柳元景传》:“师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
| zhòng guān jī tuò重关击柝 | 见“重门击柝”。 | 《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上,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觐接莫由。” |
| xīn shì zhòng zhòng心事重重 |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
| jiān fù zhòng rèn肩负重任 |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 | 曲波《林海雪原》:“栾超家和陈小柱,未得饱赏威虎山的美景,肩负重任,离开威虎山,直奔神河庙。” |
| wú suǒ zhòng qīng无所重轻 | 没有什么重要。 | 瞿秋白《饿乡纪程》:“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生命于我无所重轻),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完一番‘人间的’手续。” |
| dé gāo wàng zhòng德高望重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 zhòng cǐ yì bǐ重此抑彼 | 重:重视;抑:压制,贬低。重视这个,压制那个。指待人或处事不公平。 | |
| jū bù chóng xí居不重席 | 居:坐;卧;席:席垫用品。坐卧不用两重席垫;指生活俭朴节约。 |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
| jī qīng jī zhòng畸轻畸重 |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
| bù zhī qīng zhòng不知轻重 |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 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
| zhòng yì qīng cái重义轻财 |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
| zhòng lǐ jiù yè重理旧业 | 见“重温旧业”。 |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再嫁呢,还是住家?还是索性大张旗鼓的重理旧业?这倒是个大问题。” |
| yán zhòng jiǔ dǐng言重九鼎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 chóng guāng lěi qià重光累洽 | 同“重熙累洽”。 |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重光累洽,下武嗣文,负扆而化,垂衣以君。” |
| nián gāo wàng zhòng年高望重 | 年纪大,声望高。 |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
| jī zhòng jī qīng畸重畸轻 |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重畸轻之弊。” |
| rì yuè chóng guāng日月重光 |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
| quán zhòng zhì bēi权重秩卑 | 权力大官品低。 |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 |
| shí dài zhòng hái拾带重还 |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
| bǐng jié chí zhòng秉节持重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 《后汉书 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
| cēn cuò chóng chū参错重出 | 参错:参差错落。许多事物交错在一起不断出现。形容事物错综复杂 | 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
| dé bó rèn zhòng德薄任重 | 薄:轻微。德行不足,责任重大。 | 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
| méi qīng méi zhòng没轻没重 | 指言语或动作鲁莽。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9回:“那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便说不好了,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
|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头重脚轻根底浅 | 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 bēi cí zhòng bì卑辞重币 |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
| jǔ zú qīng zhòng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 fù zhòng tūn wū负重吞污 | 见“负重含污”。 | 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
| dé zūn wàng zhòng德尊望重 | 见“德高望重”。 | 《东周列国志》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献上良马,以备驱驰之用。” |
| gāo jué zhòng lù高爵重禄 | 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看官们,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枪事业,胜负未分,晋王乃隋亲王,高爵重禄,有甚不安逸,却要做此事?” |
| liè dǐng chóng yīn列鼎重裀 | 列:排列,罗列;鼎:古代炊具;裀:垫子,褥子。列鼎而食,重裀而卧。吃得好,睡得舒适。形容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 |
| wèn dǐng qīng zhòng问鼎轻重 | 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 《左传 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
| zhòng jì píng qì重迹屏气 | 见“重足屏气”。 | 《北齐书·酷吏传·卢裴》:“又伺察官人罪失,动即奏闻,朝士见之,莫不重迹屏气,皆目之为卢校事。”《北史·恩幸传·穆提婆》:“令萱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提婆则唐邕之徒,皆重迹屏气。” |
| chóng wēn jiù mèng重温旧梦 | 重:再一次;温:复习。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旧梦重温”。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寻梦》:“天呵,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 |
| zhòng nán qīng nǚ重男轻女 | 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 曲波《林海雪原》:“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
| zhò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迭嶂 | 见“重岩迭嶂”。 | |
| hòu zhòng shǎo wén厚重少文 | 厚重:敦厚稳重;文:文采。形容人稳重敦厚,质朴平实。 | 《余嘉锡论文学杂著·释伧楚》:“机云入洛,厌北人厚重少文,嗜羊枣而啖酥酪,不如南方之莼羹鱼脍,辄目之为伧父。” |
| shí bù chóng wèi食不重味 |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
| zhòng hòu guǎ yán重厚寡言 |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 《金史 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
| shū cái zhòng yì疏财重义 | 见“疏财仗义”。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
| chóng zuò féng fù重作冯妇 | 表示人又重操旧业。 | 鲁迅《而已集·反漫谈》:“曾经有一位总长,听说他的出来就职,是因为某公司要来立案,表决时可以多一个赞成者,所以重作冯妇的。” |
| zūn shī zhòng dào尊师重道 |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
| zhòng jīn xí tāng重金袭汤 | 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 宋·司马光《评项羽诛韩生》:“疏斥忠良,猜忌有功,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推此道理行之,虽重金袭汤,不能以一日守也。” |
| ān tǔ zhòng jiù安土重旧 |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 《后汉书 南蛮传》:“[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 |
| lì xiǎo rèn zhòng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 zhòng chuáng dié wū重床迭屋 | 见“重床迭架”。 | |
| zhòng qì qīng mìng重气轻命 | 同“重义轻生”。 | 三国·魏·曹植《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 |
| zhòng dé bù bào重德不报 | 重德:大德;报:报答。指对人施恩德太大,不会得到相应的报答。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郑世家》:“假曰:‘重德不报,诚然哉!’” |
| bǎi shè chóng jiǎn百舍重茧 |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 《尸子 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
| chóng guī dié zǔ重珪叠组 | 指世代连续做官。 | 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予闻世之右族,重珪叠组者有之矣,索其家学相仍数世而弗坠,十百之中或一二见焉。” |
| wěi zhòng tóu jiān委重投艰 | 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艰难使命。 | 宋·周密《齐东野语·表答用先世语》:“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辞乎?” |
| xiāo fù chóng jiǎn枵腹重趼 | 枵:空虚;枵腹:饿肚子;重趼:层层老茧。形容忍饥挨饿,长途跋涉的情况。 | 《清史稿·方观承传》:“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往来南北,枵腹重趼。” |
| jiù huà chóng tí旧话重提 | 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 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迟威他们不再决定调吴家驹时就抛这个材料,现在都旧话重提,原因何在呢?” |
| chén móu zhòng lǜ沉谋重虑 | 见“沉谋研虑”。 |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阮文达公拟疏》:“是沉谋重虑,制胜万里,师徒不劳,兵矢未折,功莫伟焉。” |
| rèn zhòng zhì yuǎn任重致远 |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 zuì nì shēn zhòng罪逆深重 |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 | 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
| wú zú zhòng qīng无足重轻 | 同“无足轻重”。 | 明·张居正《谢恩疏》:“则诸奴奴之口,诚无足为重轻。” |
| jī zhòng bù fǎn积重不反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 清 戴名世《〈三山存业〉序》:“当明之初,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已而诸科皆罢,独以时文相尚,而进士一途遂成积重不反之势。” |
| qīng shēn zhòng yì轻身重义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
| dào gāo dé zhòng道高德重 |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 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
| pò jìng chóng hé破镜重合 | 见“破镜重圆”。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破镜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妇再嫁而未失节,载籍以来,未之闻也。” |
| 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sǐ fū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 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 《后汉书 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李贤注引《黄石公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
| bù fēn qīng zhòng不分轻重 | 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
| chén zhòng shǎo yán沉重少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 《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