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无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ài wú jié yí殆无孑遗 |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 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
měi yù wú xiá美玉无瑕 | 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 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水至清则无鱼 |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zhū qiú wú dù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
mù zhōng wú rén目中无人 |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
wú míng zhī pú无名之璞 | 见“无名之朴”。 | 晋·傅玄《赠扶风马钧序》:“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
wú dì kě róng无地可容 | 指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李纨正要劝解,丫头来说,太太来了。袭人等此时无地可容,宝玉等赶忙出来迎接。” |
wú guān dà tǐ无关大体 | 对整个局势没有影响或关系。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正叫做事属偶然,无关大体。” |
wú suǒ shī qí jì无所施其伎 | 没有办法施展其伎俩手段。同“无所施其技”。 | 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争取了他们,帝国主义就完全孤立了,艾奇逊的一套就无所施其伎了。” |
wú jī zhī yán无稽之言 |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 《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
wú suǒ zhòng qīng无所重轻 | 没有什么重要。 | 瞿秋白《饿乡纪程》:“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生命于我无所重轻),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完一番‘人间的’手续。” |
wú yán luò sè无颜落色 | 失色,面无人色。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唬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 |
fēng yǔ wú zǔ风雨无阻 |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mò ér wú xiǔ殁而无朽 | 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 |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凭风云于异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殁而无朽。” |
kǒu shuō wú píng口说无凭 |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 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
wú jū wú shù无拘无束 |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
sǐ wú duì zhèng死无对证 | 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那厮死了,可不好了,你做的个死无对证。” |
màn wú biān jì漫无边际 |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
dù kǒu wú yán杜口无言 |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
luò huā wú yán落花无言 | 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 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
kòu tiān wú lù叩天无路 | 叩:敲;阍:宫门;叩阍:鸣冤。指没办法申诉冤屈。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叩天无路,逢人哭诉。” |
wú jiù wú xīn无旧无新 | 不分是旧交还是新交。 | 《尚书大传》第二卷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 |
zhì rén wú qīn至仁无亲 | 道德高尚仁慈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无亲疏之别。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 |
wán měi wú xiá完美无瑕 | 达到最好标准。 | |
qīng jìng wú wéi清静无为 |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 唐 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
wú suǒ gù jì无所顾忌 | 顾忌:因有顾虑而不敢说或做。没有什么顾虑。 | 《魏书 张彝传》:“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
zhì rén wú jǐ至人无己 |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适应客观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chàng tōng wú zǔ畅通无阻 | 畅:不停滞;畅利地。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运。多指事情能顺利地进行。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打通了安合公路,使北路的进军畅通无阻。” |
dà shì huà xiǎo,xiǎo shì huà w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方是兴旺之家。” |
yǎn qí wú bèi掩其无备 | 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miǎo wú biān jì渺无边际 | 渺:邈远的样子。无边无际的样子。 | 郭沫若《苏联纪行·6月25日》:“向机下展望,一望青黄色的草原,渺无边际。” |
xū wú piāo miǎo虚无缥缈 |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
wú biān wú yín无边无垠 | 见“无边无际”。 | 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
dāng wéi qiū shuāng,wú wéi jiàn yáng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 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疆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
wú kě zhēng biàn无可争辩 | 没有什么可争辨的。表示确实无疑。 |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
chàng xíng wú zǔ畅行无阻 |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阻。” |
qí wèi wú qióng其味无穷 |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 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
cāng bái wú lì苍白无力 |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
wú lǐ qǔ nào无理取闹 |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
háo wú gù jì毫无顾忌 |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 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
wú yòng wǔ zhī dì无用武之地 | 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 |
yú wèi wú qióng余味无穷 | 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五章:“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
zhì pǔ wú huá质朴无华 | 质朴:朴实;华:华丽,华而不实。朴实而毫不虚夸。 | 林语堂《萧伯纳一席谈》:“然而一见其为人,又是质朴无华的文人本色。” |
wú néng wéi lì无能为力 |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
biàn xuàn wú qióng变炫无穷 |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 《宋书 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
mò mò wú wén默默无闻 |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cháng jiāng yǒu rì sī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
zhí pǔ wú huá直扑无华 | 质朴无文采。 | 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
wú dà wú xiǎo无大无小 | ①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 《周书·文帝纪上》:“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大无小,藏愿推奉。” |
jīn ōu wú quē金瓯无缺 | 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比喻国土完整。 | 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黔游日记》:“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 |
zhōng wú liǎo jú终无了局 | 局:结局,定局,指长久之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3回:“这绿林中买卖,终无了局。” |
wú shēng wú xiù无伤无臭 |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 |
wú zú qīng zhòng无足轻重 |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
yī wú suǒ yǒu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bào lù wú yí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
qún lóng wú shǒu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lín nàn bù shè临难无慑 | 慑:恐惧。面对危难,却无所恐惧。 |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公处屯安贞,赋诗颓饮,视得失蔑如也,临难无慑。” |
wú huǐ wú yù无毁无誉 | 既无毁谤,也无称誉。形容很平常。 | 《庄子·山木》:“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
tān lán wú yàn贪婪无厌 | 同“贪得无厌”。 | 宋·苏轼《梁工说》:“治其诀,更增益剂量,其贪婪无厌。” |
tān dé wú yàn贪得无厌 | 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
wú yǒu lún bǐ无有伦比 | 没有比得上。 | 唐·李翱《卓异记·叙封禅并两朝》:“祖宗封禅,自古帝王,无有伦比。” |
bīng wú dòu zhì兵无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且说曼伯杀入左军,陈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周兵冲动。” |
héng wú jì dàn横无忌惮 | 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 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地,在二十世纪开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为快意了。” |
tān xīn wú yàn贪心无厌 | 贪婪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海神记·花鸨训女>》:“你贪心无厌,千谋万计,用尽了巧机关。” |
yǒu fàn wú yǐn有犯无隐 | 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 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
xián jū wú liáo闲居无聊 | 闲居:独居。单独生活,无所事事。形容寂寞孤单。 | 清·孔尚任《桃花扇·侦戏》:“昨闻侯生闲居无聊,欲寻一秦淮佳丽,小弟已替他物色一人,名唤香君。” |
qǐ jū wú shí起居无时 |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
bù wú xiǎo bǔ不无小补 | 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 宋 朱熹《朱子全集 尚书一》:“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
zhū qiú wú shí诛求无时 | 诛求:苛求。勒索。不断地进行勒索,没有满足的时候。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
jī wú wán fū肌无完肤 |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 《旧五代史·唐书·李健及传》:“健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 |
mén wú zá kè门无杂客 | 见“门无杂宾”。 | 《宋书·袁粲传》:“居负南郭,时杖策独游,素寡往来,门无杂客。” |
yán wú zhī yè言无枝叶 | 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词文字简洁,没有枝蔓的言词。 | 《宋史·李沆传》:“内行修谨,言无枝叶。” |
chá wú shí jù查无实据 | 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1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
guān wú sān rì jǐn官无三日紧 | 指衙门办事往往先紧后松,有始无终。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14回:“常言道:官无三日紧。过了几年之后,这事便懒散了。” |
yī nuò wú cí一诺无辞 |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 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
hòu jì wú rén后继无人 | 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 | 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周总理》:“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后继无人。” |
zhàn wú bù kè战无不克 | 见“战无不胜”。 | 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徕数郡。” |
wú rú nài hé无如奈何 | 无可奈何。 |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无如奈何。” |
lù lù wú qí碌碌无奇 | 平凡,无特殊才能。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
wú yōng huì yán无庸讳言 | 不必忌讳这样说。 | 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
wú liáo lài无聊赖 | 无聊或无所依赖。 | 《晋书·慕容德载记》:“惟朕一身,独无聊赖。” |
qióng jí wú liáo穷极无聊 |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 | 南朝 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
guì jiàn wú èr贵贱无二 | 对高贵和卑贱的人态度一样。 | 周·吕尚《金匮》:“敬遇宾客,贵贱无二。” |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天下无不散筵席 | 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
wú wéi zì chéng无为自成 | 见“无为而成”。 | |
wú kě rú hé无可如何 | 没有什么办法。 | 明·李贽《复邓鼎石书》:“虽知情不容己,然亦无可如何。” |
wú suǒ kě fǒu无所可否 | 不赞同也不反对。 | 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李绛、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 |
wú zú zhòng qīng无足重轻 | 同“无足轻重”。 | 明·张居正《谢恩疏》:“则诸奴奴之口,诚无足为重轻。” |
wú suǒ bù bèi无所不备 | 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 《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 |
zhū qiú wú yǐ诛求无已 | 勒索榨取;没有止境。(诛求:苛求;勒索;已:停止)。 |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群臣畏恐,莫敢尽忠。” |
jué wú jǐn yǒu绝无仅有 |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
biàn huà wú qióng变化无穷 | 穷:尽;完;结束。变化多种多样;没有止境。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
nì tiān wú dào逆天无道 | 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
wú zōng wú yǐng无踪无影 | 同“无影无踪”。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
wàn shòu wú jiāng万寿无疆 | 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 《诗经 豳风 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yǒu zēng wú jiǎn有增无减 | 只有增多,没有减少。形容不断地增加。 | 宋·王禹偁《为寿宁节不任朝觐奏事状》:“当百辟称觞之日,是二年伏杭之余,历夏经秋,有增无减,莫预欢呼之会,仅成病废之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