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后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hǔ hòu xīng gū曙后星孤 | 曙:破晓时光。旧称仅遗孤女。 | 唐·孟棨《本事计·征咎》:“崔曙进士作《明堂火珠诗试帖》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当时以为警句。及来年,曙卒,唯一女名星星。人始悟其自谶也。” |
chān qián luò hòu搀前落后 | 抢前落后,不整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贾政便也生气,说:‘往常还好,怎么今日不齐集至此?’抬头看那执事,却是搀前落后。” |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
sǐ ér hòu yǐ死而后已 |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yíng kē hòu jìn盈科后进 |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 《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
chuí yù hòu kūn垂裕后昆 | 裕:富足。后昆:子孙,后代,后嗣。为后世子孙留下功业或财产。 | 《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
xué ér hòu zhī bù zú学而后知不足 | 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 江泽民《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不知,就要学习,学而后知不足。” |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 明 李贽《史纲评要 周纪 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
xiān xíng hòu wén先行后闻 | 犹先斩后奏。 | 《后汉书·酷吏列传》:“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 |
ěr hòu fēng shēng耳后风生 | 形容驰驱迅速 | 《梁书 曹景宗传》:“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
hòu yōng qián hū后拥前呼 | 后面簇拥,前面吆喝。形容出行时气派很大。 |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怎如你喜都都,后拥前呼。” |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láng qián hǔ hòu狼前虎后 |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早知道狼前虎后,一样愤难消。” |
xiān yōu hòu lè先忧后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zì jīn ér hòu自今而后 | 是指从今以后。 | |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bá qián jié hòu跋前踕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
jiǔ hòu wú dé酒后无德 |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 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 |
qián rén zāi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 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置之死地而后快 |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 宋 苏舜钦《答韩持国书》:“被废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
hòu shí xiān shēng后实先声 | 声:声势。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武力打击在后。 | 明·陶宗仪《辍耕录·檄》:“一战乘胜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昭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 |
xiān nán hòu huò先难后获 | 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hòu jìn zhī xiù后进之秀 | 犹言后起之秀。 | 《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zhān gù qián hòu瞻顾前后 |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兼顾前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其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瞻顾前后,素所不知。” |
chī kǔ zài qián,xiǎng shòu zài hòu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 |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
nìng wéi jī kǒu,wù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 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
jiǔ hòu shī yán酒后失言 | 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hòu huì yǒu qī后会有期 | 会:相见;见面;期:时期。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 | 元 乔梦符《扬州梦》第三折:“小官公事忙,后会有期也。” |
qián fù hòu jiè前覆后戒 |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
chēng hū qí hòu瞠乎其后 | 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 |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xiān huā hòu guǒ先花后果 | 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生下三女一男:儿子名承祖,长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来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长,次即承祖。” |
hòu shēng kě wèi后生可畏 |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xiān hào hòu xiào先号后笑 | ①《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号后笑”指命运先凶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结尾比开头精彩。 |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
yǐ guān hòu xiào以观后效 |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给予从宽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观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身后识方干 | 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 清·袁枚《随园诗话》:“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识后识方干。” |
qián rén zhòng shù,hòu rén chéng liáng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2回:“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反把那种树的人杀了,还有甚么公理呢!” |
jié hòu yú shēng劫后余生 |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
yīn shān bèi hòu阴山背后 | 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 |
hòu qǐ zhī xiù后起之秀 |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 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
kǒng hòu wú píng恐后无凭 | 怕以后没有个凭证。旧时契约文书的套语,常与“立次存照”连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
qiān qiū zhī hòu千秋之后 | 人死后的婉称。 | 西汉·司马迁《史记》:“千秋之后,传梁王。” |
zhù gěng zài qián,zhù yē zài hòu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 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傀,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
xiān jì hòu zhàn先计后战 | 计:计划,计谋;战:作战。先筹划好后再战。指不打无准备的仗。 |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划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计巧者也。” |
qiū hòu suàn zhàng秋后算帐 | 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怕就怕秋后算帐,本来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 |
hòu jì wú rén后继无人 | 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 | 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周总理》:“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后继无人。” |
hòu huì wú qī后会无期 | 期:时间。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 北朝 魏衒之《洛阳伽蓝记 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勤。” |
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
jiàn qián bì hòu鉴前毖后 | 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老林说》:“鉴前毖后,通三省而筹之,为曲突徙薪之计,建久安长治之谋。” |
qián chē yǐ fù,hòu chē dāng jiè前车已覆,后车当戒 | 鉴: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 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二载幽期》:“前车已覆,后车当戒,仁兄不可……堕其术中,迷而不悟。” |
qián màn hòu gōng前慢后恭 | 慢: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 梁启超《王荆公传》第16章:“知制诰与翰林学士,相去几何?此而谓其前慢后恭见利忘义,何深文之甚?” |
ěr hòu shēng fēng耳后生风 | 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qián hé hòu yǎng前合后仰 | 前合:身体向前弯曲。后仰:身体往后仰。指身体前后晃动。形容身体站立不稳。亦作“前仰后合”。 |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可惜玉山颓,尽教恁金波漾,拼了个前合后仰。” |
yǔ hòu sòng sǎn雨后送伞 | 比喻事后献殷勤。也比喻帮助不及时。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3回:“我就知道他们这五鼠五义里头,这个瘦鬼不好了,这才叫雨后送伞。” |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iàn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前怕狼,后怕虎 |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 明 冯惟敏《清江引 风情省悟》曲:“明知烟花路儿上苦,有去路无来路。恶狠狠虎爬心,饿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
shēn hòu xiāo tiáo身后萧条 | 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 曾朴《孽海花》第13回:“后来长卿死了,不但身后萧条,还有一笔大亏空,这报销就是直蜚替他办的。” |
qián pū hòu jì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chāo qián yì hòu超前轶后 | 轶:超出。超过前辈,冠绝后世。形容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 《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仰见天朝制度维新,超前轶后,洵为万万年不易良规。” |
bù rén hòu chén步人后尘 | 步:踏;踩;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沿袭别人。 | 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某当竭尽绵力,以步诸君子后尘,断不肯置身事外也。”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学然后知不足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guāng qián yào hòu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扶汤佐周,光前耀后,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 |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前言不搭后语 |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701,不是我!’” |
qián fù hòu jì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xiān zhǎn hòu zòu先斩后奏 | 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
qián zhē hòu yōng前遮后拥 | 遮:阻拦。形容十分拥挤、喧闹的样子。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这里齐臻臻前遮后拥,美甘甘笑口欢容,只待要静巉巉幕天席地。” |
chéng qián bì hòu惩前毖后 |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 《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
qián wǎn hòu tuī前挽后推 | 形容前后都有人帮助。 | 《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 |
sān sī ér hòu xíng三思而后行 |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
qián bù zhāo cūn,hòu bù zhāo diàn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弄得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上梢没下梢。” |
hòu fú wú liàng后福无量 | 量:限度,限量。将来的幸福无穷。 | 《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
guāng qián qǐ hòu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
qián jiǎo hòu jiǎo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
hòu huǐ bù jí后悔不及 |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
qián hū hòu yōng前呼后拥 | 前面的人喝道;后面的人簇拥着。形容权贵们的气势。 |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士之学古入官,遭时得位,纡金拖紫,跃马食肉,前呼后拥,延赏宗族,此足以为荣矣。” |
hòu jì yǒu rén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
jī kǒu niú hòu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qián jìn wú lù,hòu tuì wú mén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 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动不能动,转不能转,成为死地。” |
liú hòu lù留后路 | 比喻办事时为防失败而预留退路。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要给自己留后路呀!” |
hòu lái zhě jū shàng后来者居上 |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 《史记 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
qián yīn hòu guǒ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享乐,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zé bèi hòu shì泽被后世 | 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 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
bù chǐ zuì hòu不耻最后 | 不耻:不以为羞耻。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yǒu suǒ bù wéi,ér hòu kě yǐ yǒu wéi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 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然后才能在另外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指要获得成功,必须有所舍弃,有所选择。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
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先小人后君子 | 先不讲客气,说明条件,按章办事,然后再讲礼貌。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
zhān qián lǜ hòu瞻前虑后 | 瞻:向前望。兼顾前后。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只顾得眼前一点,不晓得瞻前虑后。” |
shéng xiān qǐ hòu绳先启后 | 绳:继承,继续;启:开创,引出。继承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 宋·岳飞《题许虎侯像》:“至德显忠,绳先启后。” |
méi tóu yǎn hòu眉头眼后 | 指眉眼间的神色。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是日那里还有心想看春会?只个个撺哄赵娘子,看他眉头眼后罢了。” |
chēng hū qí hòu瞠呼其后 | 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 《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zhì hòu bá qián疐后跋前 | 疐:同“踬”,颠踬;跋:踏,踩。比喻进退两难。 |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两造交哄,势极汹汹,我政府疐后跋前,莫知所适。” |
yǔ hòu chūn sǔn雨后春笋 | 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 宋 张耒《柯山集 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
qū qián tuì hòu趋前退后 | 趋:趋向。形容犹豫害怕欲进又退的样子。 | 元·曾瑞《留鞋记》楔子:“我见他趋前退后,待言语却又早紧低头。” |
kǒng hòu zhēng xiān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
yòu yè hòu jìn诱掖后进 | 诱掖:诱导扶持。引导帮助后辈上进。 | 《元史·张翥传》:“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以学者乐亲炙之。” |
hòu yuàn qǐ huǒ后院起火 | 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 | 张平《抉择》:“那可是咱的后院,要是后院起火,别人可就要看咱的笑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