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鲁迅的诗 > 赠日本歌人

赠日本歌人

[近现代]:鲁迅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赠日本歌人”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花三月依然柳绿桃红,远方客人此时登上归程。

请莫回想这里的歌舞演出,演来演去尽是些牛鬼蛇神。

注释

日本歌人:指的是日本戏剧评论家升屋治三郎。

春江:春申江,即黄浦江,指上海。战国晚期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被封于吴地,疏浚此河,故称春申江、黄浦江。

远国:指日本。原作“海国”,在编入《集外集》时改成“远国”。征人:行人,指升屋治三郎。此际:这个时候。

歌舞:指戏剧。“望歌舞”原作“忆歌舞”,在编入《集外集》时改成“望歌舞”。遥天:遥远的天边,此处指远方。

西游:指以神话小说《西游记》为内容的戏剧。封神:指以神怪小说《封神榜》为内容的戏剧。写姜子牙(吕尚)助武王伐纣,各神怪来助战,终于灭纣,姜子牙册封诸神告终。

“赠日本歌人”鉴赏

赏析

“春江好景依然在”,出句朴素而用意深刻。这里不用“浦江”或“沪间”等,而独用“春江”,不仅道出了送别地点,而且自然地照应了条幅上题记的“三月”,点明了送别日本友人的时令正是春天。而“春江好景”又暗含了唐代张虚若诗篇《春江花月夜》的典故。张诗开头是景物描写:“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的春江、花、月、夜等等美景都是作为背景而出现的自然景色,作者并未赋予什么象征意义。鲁迅此处用典也就是要说明:诗中的“春江好景”乃是指大自然的景色而言,上海人间社会并没有包括在内。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鲁迅的“春江好景”,正是用这样的对衬手法来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的:上海只有艳丽春光依然象历年一样还自然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而其余一切“好景”都被破坏了,摧残了。鲁迅写这首诗时,柔石等五位革命作家己被国民党暗杀,反革命文化“围剿”甚嚣尘上。当时国民党“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刽子手。”(《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诗句寄托着诗人鲁迅的极大悲忿。

“远国征人此际行”一句直接点明友人离别远行。 “远国征人”来到上海非常不易,而正当盛春到来之际却要离开了(并未见发生意外变故)。诗句流露出作者送别时的沉重心情和无限感慨。一位“远国”来的戏剧工作者竟无意于“春江好景”,不愿继续停留;作者也未能留住他共度春光,只得就此送行。这从侧面写出了国民党统治的可憎及当时的上海剧坛令人生厌。

“莫向遥天望歌午,西游演了是封神”两句,紧承送行,劝告升屋回到日本后,也不要遥想看到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大戏院会出现什么新的歌舞,这里演来演去的不过是西游、封神之类的妖魔鬼怪、黄色下流戏。

当时,投靠帝国主义的蒋介石国民党,为维护其统治,在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的同时,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化腐蚀人民。鲁迅在1929年春给韦素园信中就曾抨击说: “上海市民是在看《开天辟地》(现在己到‘尧皇出世’了)和《封神榜》这些旧戏,新戏有《黄慧如产后血崩》(你看怪不怪?)”其时, “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己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而艺术’以至‘颓废’的作品也不能产生。”(《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他们于是便歪曲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榜》等,对其中的糟粕部分加以肆意渲染、夸张,编演所谓西游、封神之类的“连台本戏”,或者炮制一些低劣、下流的节目。由于蒋介石国民党实行地主、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残酷压迫左翼文艺运动,只准演神怪戏和色情戏,上海戏剧舞台这种乌烟瘴气的局面是不会改观的。所以,鲁迅劝告日本戏剧工作者升屋,不要在这方面抱什么新的希望。在此,鲁迅用这种方式表示了对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专制主义及其反动文艺的深恶痛绝。

鲁迅认为:“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在事实上“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国民党文艺的堕落,正是其政治腐败的结果。鲁迅曾把各派军阀与蒋介石的种种政争,嘲弄为《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官,把蒋介石为缓和他们彼此的矛盾而对军阀、政客封官晋爵形容为《封神榜》的封神拜妖。所以“莫向遥天望歌午,西游演了是封神”一语双关,不仅是对当下剧坛的批判,而且也是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尖锐讽刺。

这首诗从上海的艺术舞台联系到中国的政治舞台,用西游、封神里的妖魔鬼怪,来影射国民党,寓意深刻,讽刺尖锐,表现了鲁迅对国民党统治的无比愤慨和极端痛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1年3月。据《鲁迅日记》1931年3月5日载:“午后为升屋、松藻、松元各书自作一幅,文录于后......”。赠诗的条幅上并有附记:“辛未三月送升屋治三郎兄东归。”此诗发表于1934年7月20日出版的《人间世》半月刊第八期上。  

鲁迅简介

近现代·鲁迅的简介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鲁迅的诗(34篇)

猜你喜欢

悼杨铨

近现代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别范安成

南北朝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明代李攀龙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赠日本歌人

近现代鲁迅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唐代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答刘桢诗

魏晋徐干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赠徐干诗

魏晋曹植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可怜。

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玙璠美,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


奉寄韦太守陟

唐代王维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江上寄巴东故人

唐代李白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

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