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鲁迅的诗 > 哀范君三章·其二

哀范君三章·其二

[近现代]:鲁迅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


“哀范君三章·其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

祖国海滨的春草绿了又绿,你却长年流落飘泊在异邦。

狡猾的狐狸清王朝皇帝刚刚下台,骗人的桃偶军阀又上了场。

在那寒云翻滚,气候险恶的故乡,就连热天也得打冷颤,夏夜也难挨到天亮。

你终于独自投入了冷冽的江水,请问能否洗尽你深沉的忧愁和悲伤?

注释

海草国门碧:李白《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海草三绿,不归国门。”说草绿了三次(过了三年),还没有归家。这里是说范留学日本多年。

老异乡:指久住日本。

狐狸:指清朝皇帝和官僚。方去穴:刚离开巢穴,就是说清朝的统治刚被推翻。

桃偶:用桃木做的木偶,这里指辛亥革命后上台的官僚。

故里:故乡,指绍兴。寒云恶:比喻局势很坏。

炎天:夏天。凛(lǐn):寒冷。这句写范爱农凄苦的心情:即使炎夏之夜也像凛冽的长夜一样难熬。

独沉:有主动投水的意思。作者猜测范爱农是自杀的,所以这样说。清洌(liè):清澈而寒冷。洌,清澄。

涤:洗。

“哀范君三章·其二”鉴赏

赏析

惊叹了好友之死对自己的震撼之后,第二章进一步揭示造成范爱农死因的社会原因并对其自裁方式发出疑问。先从留学异国写起。“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一下引到当年他们在日本留学的情景。为了追求新的知识、思想,寻求救国途径,他们孜孜不倦,意气风发,“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回到祖国后,辛亥革命的爆发和绍兴的光复,点燃了他们许多希望。但是,恶势力对革命政权的掌握以及“换汤不换药”的轮番执政,给满腔热血的知识分子以沉重打击。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范爱农悲剧的社会根源。鲁迅以深刻的眼光,看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把它和范爱农的死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全篇的社会意义,提高了范爱农自杀的社会价值。“故里”句将镜头回落绍兴,从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抒发了对故乡险恶环境、污浊空气、人世冷酷的愤郁。作者禁不住问自己也问死者:在这样一个悲哀的时代,以死抗争,能否涤荡愁肠,能否成为有益的牺牲,此章从与范爱农在日本共同斗争的精神写到独沉江堤的凄冷沉沦,从辛亥革命前的对社会极高的期望到革命后木偶般登场的政治局面,短短八句,概括了范爱农的一生,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12年7月22日,范爱农是作者鲁迅的好友,也是鲁迅的同乡,后来又一起留学日本。一次,范爱农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落水淹死。他水性很好,鲁迅疑心他是投水自杀。故作了此组诗以示悼念友人。

鲁迅简介

近现代·鲁迅的简介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鲁迅的诗(34篇)

猜你喜欢

哀范君三章·其二

近现代鲁迅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唐代杜甫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宋代姜夔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赠羊长史·并序

魏晋陶渊明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清代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唐代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


送陈七赴西军

唐代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与殷晋安别

魏晋陶渊明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怀吴中冯秀才

唐代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