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造句


1.历代以来,亦有君非甚为昏暴,臣非尽属奸贪。

2.这些道理历代都是有印证的,奈何变乱总是周而复生,经久不息,武林中也从未有过真正的安定日子。

3.尔等董逆,逼弑君主,皇天不佑,我到历代先帝那里,定要告你们助恶为虐,必定遭灭族。

4.大汉自桓、灵二帝以来,历代皇帝无不喜欢阿谀逢迎之词,专门爱听利好的消息,对那些不好的消息而是充耳不闻。

5.敤首画的那些历代先圣先师的挂像使他更为欣慰,画技高超,无以伦比。

6.历代的宗教家老是训斥挣扎的人们,要对这、对那、对其他的教条训令“有信心”。但是宗教家一直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拥有信心。

7.时光流逝,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杀敌的事迹和精神亘古长存,为历代石兰寨村民所乐道,老少皆知。

8.韩氏一门原来有个使命,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使命,我们韩氏家族历代都受一个诅咒的折磨,我们身带胎毒来到人世,由于受到痴病的影响,大多在年轻时就夭折了。

9.中国历代王朝一直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10.建于1447年的扎什伦布寺,自四世*起,就一直是历代*大师的驻锡地。

11.尤悉历代故事,仪注、丧礼皆能裁正。

12.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13.大部分是在历代沙皇统治下,通过殖民扩张而并入俄罗斯帝国的。

14.继任皇帝原来也是一位英主,却受他历代先皇之累,恐要身逢惨劫,弄得唐室中衰,乘舆播迁的地步。

15.从此以后,我国历代圣贤皆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经过“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样不断化生而来。

16.上册为“中国历代围棋诗三百六十五首”,下册为“中国历代经典围棋诗书法欣赏”,附册为相关文章。

17.以上作品,许多都曾辗转流传,或存于历代禁中,或流落于民间,或收藏于国内博物馆中,或流失于他乡国外。

18.仅此八字足矣,它已成为历代爱国志士的箴言,胜过许多高头讲章。

19.其书法博采历代书家菁华,朴雅深厚,风神婉转与其画相得益彰。

20.该丛书还将陆续推出历代诗词选、摄影精品集、书画精品集等各辑。

21.二位贵使,眼前便是戚城,四百年前便是诸侯会盟之地,又经过历代君主营建,虽然比不上你们的邯郸,但也是固若金汤的坚城,秦人如过果敢来,定叫他们片甲无存!

22.因而,我国历朝历代都出现了不少“传统名孝”,流传千古,为人楷模。

23.因梅花品高,自宋林和靖以后,文人画士鲜有不喜梅者,这一点,有历朝历代大量的咏梅诗为证,也有大量的梅画为证。

24.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历朝历代腐败乱象种种。

25.也是中国历朝历代都照办不误的成宪,是天经地义的。

26.历朝历代,宫廷内的风云从未停止,就算再怎么太平盛世,都有诸多搅弄风云者。

27.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真实写照啊!人因此为贵。

28.但因为积蓄颇多,因此世代书香,历朝历代为官的子弟很多。

29.花瓶、雕像、雕刻品和其他艺术品展现出历朝历代人们的生活。

30.这种情况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的历朝历代历来如此。

31.《清明上河图》共有历代13个收藏家写的14个跋文,钤章96方。

32.延福寺,建于西晋太康九年,此后经历代修茸扩建,到了宋代,规模宏伟壮观。

33.与历代强国不同,我们没有追求世界霸权。

34.历代花货名手迭有创制紫砂艺人在制壶之暇,亦常兼制杂项,甚至连制壶工具中的喷水器、水洗、印章亦常见陶人以紫砂自制者。

35.杜佑《通典》总结历代典章制度,开“政书”。

36.第三进叫做“寝堂”,历代祖先的牌位在这里安寝.

37.秦大我1924年出生在广东惠州,自幼随先父秦咢生到广州学习书法、篆刻,钻研历代名家碑贴和秦汉印谱。

38.故发展漕运、南粮北调,便成了历朝历代的当务之急。

39.它口感香甜凉爽,又是由牛奶这种纯粹而又基本的食物制作而成,让历代的帝王将相都为之心花怒放。同时在今天,人们也不用花太多钱就可以体验到片刻的清凉和无穷乐趣。

40.兰考县地处豫东平原,北依黄河,东临山东,历代英杰辈出,如汉将陈平、才子江淹、哲人王廷相、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等,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

41.XX一中,百年华诞,师生同贺。黉园添艳彩,景致辉煌;学子万千,成绩优良。群星璀璨,环球上网,历代名庠耀眼光。我母校,看神州大地,俊彦飘香。

42.南宫星矢年尽其所有16岁他不但拥有母亲的俊秀外表智慧,同时也拥有父亲的高大身材武技,可以说南宫氏族中历代最有天赋,最有潜能的新人。

43.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安老爷听了,想道:这两段自然要算历代帝王将相了。

44.而远方殷商祖陵中历代二十九位帝王英灵也与其产生共鸣,化为火魂破陵而出,飞往鹿台投入纣王**的烈焰之中。

45.就在赵辉死后没多久,被历代人们称之为“大淫书”的《***》就诞生了。

46.想我楚国,泱泱百年,历代君主,筚路蓝缕,方得今日之基业。

47.历代文人王安石、贺铸、李之仪、张孝祥、王守仁、庄昶、戴重、程敏政等也先后来到香泉,并留有题咏。

48.我总记得战乱后第一个除夕,没有祖宗牌位,父亲用小楷在红纸上恭正写了“历代祖先牌位”,贴在白墙上,插三炷香,我们依序祭拜。

49.我总记得那个除夕,没有祖宗牌位,父亲用小楷在红纸上恭正写了“历代祖先牌位”,贴在白墙上,插三炷香,我们依序祭拜。

50.哎,历朝历代皇权更替都是血雨腥风,只是这秦二世作的竟这般狠毒,真是前无古人了,你们蒙家家眷都被下狱,任何人不得探视,恐怕都要难逃毒手啊?

51.抱犊崮素以天险著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震惊中外的。

52.都留有历代文人撰写的名联,当年传颂一时,至今耐人寻味。

53.历代圣贤都心里明白:理想崇高,现实平凡;理想白璧无瑕,现实瑕瑜掺杂;理想可以一步登天,现实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理想有利无弊,现实有利必有弊。历代圣贤,心中有理想,脚下有现实,从来没有追求大同而鄙弃小康。周有光 

54.汉以来历代评论《史记》者尤夥,而以明代学者何良俊的评论最为识见超卓,鲜明警拔,剀切中理。

55.第三本《琴动剑吟》,攻击型修炼法诀招式!里面蕴含了包括开山老祖在内的历代长老的修炼心得,战斗心得。

56.如今大不一样,只要您吃得下,两扎啤酒,几十串羊肉串,小百姓照样能大快朵颐!历代统治者大多骄奢淫逸,但其中也有个把俭朴克己的。

57.中国从来不缺法律,从大秦律到大清律,到“六法全书”,历代统治者都是按他们制定的法律来统治的。

58.洛阳盆地四周,沟壑纵横,清溪曲绕,向阳背风处最宜樱桃生长,故历代多有栽植。

59.历代以来,俱蹈此辙,惟前代贪官中饱之资,尚在本国流通,所谓楚得楚失,挹彼注兹,犹不足患,今间多寄存外国银行,自涸财源,其患益甚。

60.就花鸟画而论,古有“黄家富贵,徐家野逸”树立典范,而后历代大家辈出,诸如赵佶、苏轼、林良、吕纪、陈淳、徐渭、石涛、朱耷、扬州八怪。

61.《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开创之功。

62.这种中衰之势不是由嘉庆帝造成的,而是封建体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历代积累的产物.

63.人类的社会也一样,古往今来,中国历代的状元之仕,不甘于生活的贫乏,虚寂,十年寒窗,奋力一搏,终于金榜提名。

64.“三岔河口”作为历代王朝以转运漕粮为主的内河港,成为河运、海运交通要冲和畿辅要地,逐步取代了“三会海口”。

65.历朝历代,道无饥人,不仅是庙堂上的愿望,也是普通百姓的愿景,若陶陶然鼓腹而游,则是桃花源中风光了。

66.对于他的形象,历代也有负面意见,比如清儒就认为,既然女帝当道,他应该选择隐居,等武则天死后再出山收拾局面,这显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迂腐之论。

67.整个圆明新园除了一年四季万花争艳以外,还有历代以来的珍宝和古建筑群落、世界各洲建筑群及动物标本馆、冰雕雪雕馆、高科技演艺馆等。

68.对伏羲始作八卦,从先秦的《易》经、汉朝的纬书,直至清代的解经著作,历代学者都是众口一辞,认为是无可置疑的。

69.运城盐池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只有盐丰收,才会有百姓的安居乐业,才会有历代帝王所希望看到的国运昌隆。

70.新清史把清朝从中国历代王朝中区分出来,说是满清帝国不能等同中国,中国只是清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71.蓬莱地处海上,经历代修葺已颇具规模,从陆上望之,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因此世人多穿凿附会蓬莱为仙人所居。

72.释迦塔自建成,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为木塔增色不少。

73.在月旦评人物方面,中国历代常有“四”的数字情结,诸如四大美人、四大才子、四大名旦、四大名捕、四大天王、四大寇等等。

74.贪官,不仅遭到历代劳动人民的切齿痛恨,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也不断反对贪官,打击腐败,并且推行过很多严厉的治贪、惩贪措施。

75.小海石的来源、性状与历代文献记载的海浮石来源、性状均不相同。

76.篆刻之余,王鸿定亦潜心书法,历代法书名帖皆临习一过,尤对秦诏版、石鼓文、大盂鼎、毛公鼎等用力尤深。

77.(上接第一版)西刘庄村所处的龙泉关镇是“畿西的屏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78.予尝欲建一无遮大会,一祭历代才子,一祭历代佳人。俟遇有真正高僧,即当为之。张潮 

79.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80.达摩作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也是历代画家所钟爱的题材,如明朝戴进、宋旭、丁云鹏、吴彬等均有相关作品。

81.《教女遗规》辑录了历代女子教育的论述,其中多为表彰烈女贞妇、宣扬闺范母训。

82.现在大英博物馆中Z国历代珍稀之品多达3万多件,包括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早摹本。

83.历代名公钜卿,大都因这两点败家丧身,我生平有执。

84.历代名公钜卿,大都因这两点败家丧身,我生平有执拗的毛病,性格上的傲气,不很多言,而笔下也近于好许好讼。

85.数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几乎无一不与外患相始终——陷没半壁、苟安一隅者有之;割地赔款、屈辱求和者有之;腼颜事敌、认贼作父者亦有之。

86.又独以玉,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所以叫“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

87.历代的功臣都害怕狡兔死,良狗烹的结局,但他们的命运又往往会不断印证这条规律。

88.这本古书放在府中两百年,历代的族长都看过这本书,却没有一个人学到书中的技能,是因为没有人能狠得下心,亲手杀死自己的骨肉至亲。

89.吴涛也真想读书,这两天去三山街书铺买了不少刻本、抄本,内容主要是方伎杂著,历代作家作品。

90.加之巴蜀本身也为历代大唐天子的避难之处,故而病倒的陈王李承泽在大散关中,仍然受到了亲王的待遇。

91.硇洲鲍鱼更是历代上贡给皇帝的贡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92.牛鬼山,为莽荒一个极富盛名的魔山,历代以来有无数妖魔鬼怪和蛮兽横行,常年被毒雾瘴气笼罩,地势险峻、千岩万壑,杀气密布。

93.历代的审美观并非一成不变,如唐人崇尚秾艳丰肥,明、清崇尚纤弱轻柔,但唯一不变的是:对细长凤眼和单眼皮的偏好。

94.掌生聪明绝世,年十七受知阮文达,肄业学海堂,自天学、地学、图书、掌故、中西算法、历代音乐,皆精工焉。

95.盖天下历朝历代,无有不沦为乞丐之人,聚伙为帮,打抱不平,举止介乎正邪之间。

96.俯瞰楼兰古城,城中东北角有一座烽燧,虽然经过历代不同时期的补修,但依然从它身上可以看出是最早汉代建筑的风格。

97.慧思大师忧法忧教、为法忘躯的慈心悲愿,体现的正是历代祖师“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护教情怀,值得我们广大佛教徒为之景仰效法。

98.各门各派中传下的剑术,乃历代先辈高手花费无数心血造出,实是删繁就简,及具大威力的剑招,刘彻却破除一切先态,使一手妙不可言的软剑,委实令人又惊又佩。

99.客家人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战乱、徙迁的悲欢离合,更对祖国这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历代出现过不少楹联名家和学者。

100.一千四百年间,经过无数能工巧匠、善男信女的历代踵修,终于建成了庞大的佛教禅林和文化圣地。


※ "历代"造句六六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