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二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 ||
shǔ yī shǔ èr数一数二 | 不数第一;也数第二。形容突出。 | 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此乃金陵数一数二的歌者,与学士递一杯。” |
kǒu bù èr jià口不二价 |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
bù kě wú yī,bù néng yǒu èr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 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 清·张岱《周宛委墓志铭》:“如此异才,求之天下,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 |
shí èr jīn chāi十二金钗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èr dì sān wáng二帝三王 |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 |
èr rén tóng xīn二人同心 |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三分天下有其二 | 泛指势力强大。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
hé èr wéi yī合二为一 | 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 清 袁枚《新齐谐 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
yī qīng èr bái一清二白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
èr bǎi wǔ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yī bū zuò,èr bù xiū一不做,二不休 |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 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
bù èr fǎ mén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
èr huà bù shuō二话不说 |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èr huà méi shuō二话没说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 |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一客不犯二主 |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
èr sān jūn zǐ二三君子 | 犹二三子。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传》:“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知其一,不知其二 |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èr fǒu zhōng huò二缶锺惑 | 用两种容量不同的器具来量粮食,怎幺也量不清。比喻标准不一,是非不明。缶、锺:指量器。 | 《庄子·天地》:“以二缶锺惑,而所适不得矣。” |
bù guǎn yī èr不管一二 |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这猴子,不管一二,到处里闯祸。” |
èr sān qí yì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
shuō yī bù èr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
shǔ bǐ èr sēng蜀鄙二僧 | 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 《白鹤堂时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èr xīn liǎng yì二心两意 |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 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
wén yī zhī èr闻一知二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qì èr bù kuì器二不匮 |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 |
cháo sān mù èr朝三暮二 | 比喻主意多变。 | |
chǐ èr yuān jiā尺二冤家 | 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 宋·陶穀《清异录·文用》:“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画者纸轴堆叠若垣壁。少师范见则浩叹曰:‘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 |
hú bù èr xióng狐不二雄 | 喻两雄不可并存。 | 《淮南子·说林训》:“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友不匹,锰库不群,鸷鸟不双。” |
yǒu sǐ wú èr有死无二 | 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识二五而不知十 |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知二五而不知十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hēng hā èr jiàng哼哈二将 |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
yī tái èr miào一台二妙 | 台:古代官署名。同一官署中有名气的两个人。 | 《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渊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
liū gān èr jìng溜干二净 | 一点不剩,非常干净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 |
èr xìng zhī hǎo二姓之好 |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shì bù èr jià市不二价 |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 《三国志 魏志 王烈传》“卒于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
xīn wú èr yòng心无二用 | 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 北齐 刘昼《新论 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
lián èr gǎn sān连二赶三 | 急忙;赶快。 | 姚雪垠《长夜》三二:“菊生不敢怠慢,连二赶三地穿好衣服,跳下床来。” |
yán bù èr jià言不二价 | 见“言无二价”。 |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
shū tōng èr yǒu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
cái guàn èr yǒu才贯二酉 |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 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 |
wǔ líng èr luò五零二落 | 犹言七零八落。 | 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
shǐ xīn bù èr矢心不二 | 矢:通“誓”;二:二心。誓死不怀二心。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我待年之滕,例不登诸策简,徒以矢心不二,故仲尼有是特笔。” |
èr shù wéi nüè二竖为虐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èr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 |
èr táo shā sān shì二桃殺三士 | ||
yì shí èr niǎo一石二鸟 |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wáng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 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
bǎi èr guān shān百二关山 | 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 唐·温庭筠《老君庙》:“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闭瑶缄。” |
bǎi èr jīn ōu百二金瓯 |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
xīn wú èr xiǎng心无二想 | 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上。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 |
guì jiàn wú èr贵贱无二 | 对高贵和卑贱的人态度一样。 | 周·吕尚《金匮》:“敬遇宾客,贵贱无二。” |
dīng yī mǎo èr丁一卯二 |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
gǎ dài èr tiān感戴二天 |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 |
shì wú èr xīn誓无二心 | 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 |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一客不烦二主 |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2回:“一客不烦二主,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
sān hǎo èr qiè三好二怯 | 同“三好两歹”。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娘子与冯官人相见之后,至今三好二怯。”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
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不管三七二十一 |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左手交银,右手交人,若三日没有来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
èr bā nǚ láng二八女郎 |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
èr fēn míng yuè二分明月 |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 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yī wú èr cǎi衣无二彩 | 身上没有第二件彩衣。形容衣着朴素。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绝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彩。” |
shuō yī shì yī,shuō èr shì èr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 说话算数,确定不移。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我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
yī fó shēng tiān,èr fó chū shì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 | 《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 |
yī cháng èr duǎn一长二短 |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
zūn wú èr shàng尊无二上 | ①犹言国无二君。②引申为至高无上。 | 《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sān tóu èr miàn三头二面 | 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 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
gōng yī měi èr功一美二 | 功:功绩。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两方面的美名。 | |
yī hěn èr hěn一狠二狠 | 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你既要干这营生,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 |
lián èr bìng sān连二并三 | 同“连三接二”。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 |
èr bǎ dāo二把刀 | 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 老舍《四世同堂》:“我只会搭棚这点手艺,我的拳脚不过是二把刀。” |
dīng yī què èr丁一确二 | 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
èr sān qí cāo二三其操 |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 南朝 梁 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
zú chǐ jiā èr足尺加二 | 比喻过分、过头。 | 高阳《慈禧前传》十:“在恭王自己接见的贺客中,有人说要请大格格出来,以公主的身份,接受叩贺;只这原是足尺加二的趋奉,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马屁拍在马脚上’,惹得恭王大为不悦。” |
èr xiān chuán dào二仙传道 | 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
shì wú èr zhì誓无二志 | 二志:二心。立誓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二志。” |
yī shēn èr rèn一身二任 | 任:职务,责任。一个人担任两项职务或同时承担两项任务。亦作“一身而二任”。 | 《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
dú yī wú èr独一无二 |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
yī ér èr,èr ér sān一而二,二而三 |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 |
yǒu yī wú èr有一无二 | 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 明 姚子翼《遍地锦 劝主》:“似这等才调,也算得有一无二的了。” |
lüè zhī yī èr略知一二 | 指稍微知道一些。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
liǎng miàn èr shé两面二舌 |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 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钗十二 | 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bìng wú èr zhì并无二致 | 没有多大区别。 | |
bù èr mén不二门 | 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 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
sān xīn èr yì三心二意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èr zuì jù fá二罪俱罚 |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
zhī sǐ mí èr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宋史·忠义传一》:“若敌王所忾,勇往无前,或衔命出疆,或授职守土,或寓官闲居,感激赴义,虽所处不同,论其捐躯徇节,之死靡二,则皆为忠义之上者也。” |
jiā wú èr zhǔ家无二主 |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yī chà èr míng一差二悮 | 同“一差二误”。 | |
èr táo sān shì二桃三士 |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wú cóng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yī jiā wú èr一家无二 |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这个女孩儿,也是有缘,我认了做义女,她自到我家来,倒也亲热,一家无二。” |
guǎ èr shǎo shuāng寡二少双 | 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 东汉 班固《汉书 吾丘寿王传》:“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
yī gāo èr dī一高二低 |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 路遥《人生》上篇第二章:“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