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道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xián hǎo dào qiàn嫌好道歉 | 说好道坏。谓挑剔苛求。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这些杀才,劫掠良家妇女,在此歌曲,还有许多嫌好道歉。” |
néng shuō guàn dào能说惯道 |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bèi dào jiān xíng倍道兼行 |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 《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
lè dào ān mìng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个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
tóng zhì hé dào同志合道 |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清·方望溪《兵部尚书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发于至诚,体国忧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与辅成治教。” |
miào yán yào dào妙言要道 |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
huāng yín wú dào荒淫无道 | 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今主上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其罪甚于汉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吾谨按伊尹、霍光之法,别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
jiǔ guī dào shān久归道山 |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 |
wèn dào yú máng问道于盲 | 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
yī yǔ dào pò一语道破 |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
tiān dào zhāo zhāng天道昭彰 | 天道:天理;昭彰:明显。指老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如此剧贼,却被小孩子算破了,岂非天道昭彰。” |
dào yì zhī jiāo道义之交 |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
dǎ jiā jié dào打家截道 | 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 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二折:“一生杀人放火,打家截道,偷东摸西。” |
dǎ dào huí fǔ打道回府 | 指回家。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
dào jìn tú qióng道尽途穷 |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 《新五代史 李继岌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
jiā dào zhōng luò家道中落 |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虽然他家太爷做了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时拿的许多银子出来?” |
shuō jīn dào gǔ说今道古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
qīng gōng chú dào清宫除道 |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 《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lì shēn xíng dào立身行道 | 道:政治主张和思想。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 | 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 |
jīng bāng lùn dào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huái dào mí bāng怀道迷邦 | 犹言怀宝迷邦。 | 《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
è piǎo zǎi dào饿莩载道 |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莩载道。” |
zhèng jǐ shǒu dào正己守道 |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 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以此知阴阳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为可恃耳。” |
dà nì wú dào大逆无道 |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
bó dào wú ér伯道无儿 |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唐 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
dào dì chēng xiōng道弟称兄 |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骂得欠涅磐出世。” |
xié mó guài dào邪魔怪道 | 犹言邪魔歪道。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 |
tiān dào rén shì天道人事 |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清·郑板桥《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 | 《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
hé zú dào zāi何足道哉 |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
néng shuō shàn dào能说善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 |
ān pín shǒu dào安贫守道 | 道:主张、学说。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宋 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
tiān gōng dì dào天公地道 | 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 |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
rén dào zhǔ yì人道主义 | 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 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
lùn cháng dào duǎn论长道短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
zhí dào bù róng直道不容 | 容:容受。按正直的道理行事而不被社会容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时。敝乡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
xiá guāng wàn dào霞光万道 |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
hūn yōng wú dào昏庸无道 |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 |
è piǎo zài dào饿殍载道 |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
bān jīng dào jiù班荆道旧 | 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 典出《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 |
pān qīn dào gù攀亲道故 | 攀:牵挽。拉亲戚关系,认作朋友。 | 梁羽生《风云雷电》第15回:“你这小子是刚出道的雏儿吗?我们在这里‘剪径’,难道你以为我是要和你攀亲道故么?” |
dào mào àn rán道貌岸然 |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
tài qiū dào guǎng太丘道广 |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 《后汉书·许劭传》:“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
diǎn tóu dào shì点头道是 | 道:说;是:对。表示赞同。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到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
fēng tōng dào huì风通道会 |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晋王与君邻藩,虽山河阻绝,风通道会,故来修好,君何怪焉!” |
dào lù zhǐ mù道路指目 | 指目:手指而目视。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 |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
bān jīng dào gù班荆道故 |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 |
qīng bì chuán dào清跸传道 | 清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指皇帝出行前呼后拥清道。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6回:“两街仪卫喧阗,清跸传道,人马森列,多官俱上马远送,太尉悉令免之。” |
hú yán luàn dào胡言乱道 | 胡言乱语。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 |
guāng míng dà dào光明大道 |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9章:“我们已加入革命阵线,走上光明大道,何至于再入岔路,钻回黑暗中吗?” |
zūn shī zhòng dào尊师重道 |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
lùn duǎn dào cháng论短道长 | 见“论长说短”。 | 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
hú shuō luàn dào胡说乱道 |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
dào tóng zhì hé道同志合 | 犹言道合志同。 | 宋·司马光《又谢庞参政启》:“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同志合,出处如一。” |
lí jīng pàn dào离经畔道 |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
àn rán dào mào岸然道貌 | 指严肃的神态。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
chái láng héng dào豺狼横道 |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 《汉书 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
yī fǎn qí dào一反其道 | 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指对方。完全和他的做法相反。 | |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 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 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
fēn dào yáng biāo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lè dào hǎo gǔ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zhōng yōng zhī dào中庸之道 | 中:折中;庸:平常。儒家的一种主张。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则和态度。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dào tīng tú shuō道听涂说 |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néng yán shàn dào能言善道 |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
shuō lái dào qù说来道去 | 指众说纷纭。 | 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一大伙人,你一句,我一句,说来道去,搞得好几个生产组长也五心不定,都不开口了。” |
xián hǎo dào dǎi嫌好道歹 | 形容嫌恶,挑剔。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四:“逐日送些茶饭,嫌好道歹,且是得人憎。” |
dào wēi dé báo道微德薄 |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 《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贫僧道微德薄,不堪为师。” |
jiā dào xiāo fá家道消乏 | 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那韩文子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 |
héng xíng bà dào横行霸道 |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liù dào lún huí六道轮回 | 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 唐 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是无明网,故决之以定力。” |
zhōng gào shàn dào忠告善道 | 道:通“导”。衷心的告诫,善意的劝导 |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wāi tán luàn dào歪谈乱道 | 说话糊里糊涂,毫无见地。 | 明·无名氏《登瀛洲》:“他也学些者也之乎,歪谈乱道,失却卑尊。” |
shuō shì dào fēi说是道非 | 见“说是谈非”。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我的父母没眼睛,把我嫁在这里,没来由教他来望,却教别人说是道非。” |
chāi pái dào zì拆牌道字 | 见“拆白道字”。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行令猜拳频递盏,拆牌道字漫传钟。” |
shuō hēi dào bái说黑道白 |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0回:“你这丫头,也跟着他恁张眉瞪眼儿,说黑道白的。将就些儿罢了。” |
zài zuò dào lǐ再作道理 | 亦作“再做道理”。谓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 |
xiā shuō bái dào瞎说白道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1回:“李氏听了,啐道:‘呸!没的瞎说白道的了。’” |
shuō bái dào hēi说白道黑 | 见“说白道绿”。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肉儿,还恁说白道黑,他一个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得他这个问讯。” |
jì shí xíng dào济时行道 | 济:救助。拯救时世,推行王道仁教。 | 明·杨澄《陈伯玉先生文集后序》:“岂足以知先生之术济时行道,忠忧之心进进不已哉。” |
tiān dào hǎo huán天道好还 | 旧指恶有恶报。 | 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
shuō qīn dào rè说亲道热 | 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6回:“可恨宝姐姐、琴妹妹天天说亲道热。” |
tiān dào huī huī天道恢恢 | 恢恢:宽广的样子。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 | 《西游补》第八回:“天道恢恢,法律无情。一切掌善司恶刑使,毋得以私犯公,自投罗网。” |
dào bàng kǔ lǐ道傍苦李 | 同“道边苦李”。 | 唐·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诗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
dào wú shí yí道无拾遗 | 同“道不拾遗”。 |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
shēng cái zhī dào生财之道 | 生财:获得财富。发财的门路。 | 《孔子家语 王言解》:“此则生财之路,而明王节之。” |
shí èr dào jīn pái十二道金牌 | 金牌: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比喻紧急的命令。 | 《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
rèn zhòng dào yōu任重道悠 | 见“任重道远”。 |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
chuán dào qióng jīng传道穷经 | 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这些中进士、做翰林的,和他说道传道穷经,他便说迂而不当。” |
shǔ huáng dào hēi数黄道黑 |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数黄道黑,真个像死了人一样。” |
tí míng dào xìng题名道姓 | 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
zhì tóng dào hé志同道合 |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 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
dào gāo yì ān,shì gāo yì wēi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 《史记·日者列传》:“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
bù zú wéi dào不足为道 |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 |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zài zuò dào lǐ再做道理 | 见“再作道理”。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五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
lǎo xióng dāng dào老熊当道 | 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
chāi bái dào zì拆白道字 |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俺孩子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般不晓,无般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