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难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ǎi bān diāo nàn百般刁难 |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慕湘《晋阳秋》第21章:“一旦检查出贵重的财货,总要百般刁难地盘诘。” |
jié ào nán xùn桀骜难驯 | 谓凶悍倔强,难以驯服。 | 《清史稿·土司传六·甘肃》:“故土官易制,绝不类蜀黔诸土司桀骜难驯也。” |
zhí jīng wèn nán执经问难 | 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 《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
yán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 当:对着。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
yīn nán jiàn qiǎo因难见巧 | 因:由于某种缘故;巧:巧妙。由于难而更显出技艺的巧妙。 | 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得韵窄,则不复旁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 |
mò chǐ nán mǐn没齿难泯 | 没齿:终身。终身不能忘记。 | 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寸金难买寸光阴 | 光阴:时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 | 《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
wěi dà nán diào尾大难掉 | 犹言尾大不掉。 |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
bǎi huì nán biàn百喙难辩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同“百口莫辩”。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十六回:“此时证据显然,百喙难辩。荣复证成延广罪案十条,每服一事,即授一筹。” |
hǎi shuǐ nán liáng海水难量 |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 《淮南子 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yǒu zhì nán chóu有志难酬 | 酬:实现。有抱负难以实现。 |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有一等要读书的家私薄,更无钱办束脩,因此上有志难酬。” |
míng gāo nán fù名高难副 |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 《后汉书 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gěng yē nán yán哽噎难言 | 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 冰心《斯人独憔悴》:“颖石说到这里,已经哭得哽噎难言。” |
zāi nán shēn zhòng灾难深重 |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 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
jí zhòng nán fǎn极重难返 |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
jié shù nán táo劫数难逃 |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那怕你佛祖亲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
nán yú shàng tiān难于上天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
míng qiāng yì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 元 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qí hǔ nán xià骑虎难下 |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 《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
zhuān yù nán chéng专欲难成 | 专欲:个人欲望。单凭个人意愿,事情难以办成。 |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
zhòng kǒu nán tiáo众口难调 | 众人的口味很难调配恰当。比喻难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调:调理;调配。 |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
yī zhù nán zhī一柱难支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
nán yǐ wéi qíng难以为情 | 情面上过不去。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难以为情。” |
zhēn jiǎ nán biàn真假难辨 | 辨:辨别。真假分辨不清。 | 《星火燎原·围困沁源》:“埋的时候也给它来个真假难辨。” |
jī nán qīng shī机难轻失 | 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 宋·岳飞《乞止班师诏奏略》:“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 |
pái nàn jiě fēn排难解纷 |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
zhòng nù nán rèn众怒难任 | 指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 | 唐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众怒难任,蓄怨终泄。” |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政体容易更改,本性难于变移,比喻生性风格或既成的事实难以改变。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huàn nàn zhī jiāo患难之交 | 交:交情;朋友;患难:危险和艰苦的处境。共同经历患难的朋友。指交情很深。 | 明 焦竑《玉堂丛语 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 |
qíng miàn nán què情面难却 | 由于面子、情分的关系,很难推却。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情面难却,第二天就把话传给了藩台,不到三天,牌已挂出去了。” |
wǎng wù nán xiāo枉物难消 | 谓不义之财难于消受,反而招灾惹祸。 | |
yīng xióng nán guò měi rén guān英雄难过美人关 | 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恋女色而失去斗志,身败名裂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第一是要考一考自己,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倒要看看自己闯不闯得过这一关?” |
gù tǔ nán lí故土难离 |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 李晓明《平原枪声》:“俗话说:‘故土难离’。” |
nǚ dà nán liú女大难留 | 谓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不能留在家里。 | 元·关汉卿《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曲:“夫人你得休便休,也不索出乖弄丑,自古来女大难留。” |
shǐ shí zhī nán矢石之难 | 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 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许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
duō nàn xīng bāng多难兴邦 |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shàng xià wéi nán上下为难 | 上面下面都难以应付。 | |
jiù nán jiě wēi救难解危 | 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
yī yán nán jìn一言难尽 | 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 | 《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
nán jiě zhī mí难解之谜 | 难以捉摸的事物,尤指微妙、难以理解或不易觉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 |
hé qīng nán sì河清难俟 |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cháng yè nán míng长夜难明 | 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 |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
cùn bù nán yí寸步难移 | 见“寸步难行”。 |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当年在小舟中,寸步难移。” |
nán hū qí nán难乎其难 | 非常困难。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但一说到办法,就是难乎其难。” |
lín nàn bù qū临难不屈 | 临:面临;屈:屈服。临到危难,仍不屈服。 | 《旧唐书·刘弘基传》:“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 |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所以说:‘贵人无死法。’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jiān nán xiǎn zǔ艰难险阻 |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
yì bù cí nàn义不辞难 | 辞:推辞。道义上不容许躲开危难。 |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
lín nàn rú guī临难如归 | 归:返回。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 | 《魏书·节义传序》:“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 |
jiá jiá qí nán戛戛其难 | 戛戛:困难的样子。形容极其困难。 | 唐·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xiāng shū nán jì乡书难寄 |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 |
màn cǎo nán chú蔓草难除 |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
bì nán qiù yì避难趋易 | 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 见“避难就易”。 |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曾朴《孽海花》第21回:“若说要我改邪归正,啊呀!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zhòng nù nán fàn众怒难犯 | 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
shén guǐ nán cè神鬼难测 | 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诸将皆拜伏曰:‘丞相机算,神鬼莫测。’” |
nán míng gū zhǎng难鸣孤掌 | 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 |
xīn bìng nán yī心病难医 | 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9卷:“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
juān qū fù nàn捐躯赴难 |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lín nàn zhù bīng临难铸兵 |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
zuǒ yòu liǎng nán左右两难 | 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 |
xiǎn zǔ jiān nán险阻艰难 |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 《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
zhēn wěi nán biàn真伪难辨 | 辨:辨别。真假分辨不清。 | 巴金《“文革”博物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忠奸不分、真伪难辨的大混乱,还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算不清的恩仇!” |
nàn dì nàn xiōng难弟难兄 | 见“难兄难弟”。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然难弟难兄,亦何酷肖若此!” |
duǒ zāi bì nàn躲灾避难 | 躲:逃避;避:避开。闪躲与逃避灾难。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
qi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指将才难得。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nán dé hú tú难得糊涂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
chā chì nán táo插翅难逃 | 插上翅膀也难逃走。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7回:“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
jīn gé zhī nàn金革之难 |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
yū yù nán shì纡郁难释 | 纡郁:愁苦蕴结在胸中;释:消散。愁苦郁结,难以消释。 | 西汉·刘向《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
yī yán nán qìng一言难罄 | 罄:尽,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4回:“若再讲他们色子场中,如何取巧弄诡之处,真正一言难罄,抑且挂一漏万。” |
shuǐ fù nán shōu水覆难收 | 覆:翻、倾倒。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唐·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水覆最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
yǒu jiā nán bēn有家难奔 | 由于种种原因,有家却不能回去。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可为甚么切齿嚼牙恨,这是你自做的来有家难奔。” |
nán yán zhī yǐn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
jiān nán jié jué艰难竭蹶 | 竭蹶:原指走路艰难;后指资财枯竭、匮乏。形容经济困难;生活艰苦。 | 荀况《荀子 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 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
gù yì diāo nàn故意刁难 | 指有意为难别人。 | 浩然《艳阳天》第28章:“他明知道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在故意刁难人,既不能发火现原形,又不知怎么回答好。” |
jìn tuì shuāng nán进退双难 | 见“进退两难”。 | 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
yǒu kǒu nán yán有口难言 | 言:说。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说出来。 | 宋 苏轼《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后汉书 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nán shě nán lí难舍难离 | 形容相互感情很深,不忍分离。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一章:“娘儿两个难舍难离地依偎着走出门口,沿着村旁小道朝西南走。” |
wěi bā nán cáng尾巴难藏 | 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 | |
nán yǐ wéi jì难以为继 | 难于继续下去。 |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
jī zhòng nán fǎn积重难反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 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
xīn yǎng nán zhuā心痒难挝 | 挝:古同“抓”,用指或爪挠。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忽抬头,见他的那金箍棒靠在东壁,喜得他心痒难挝。” |
chén kē nán qǐ沉疴难起 | 沉疴: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床。 | |
nán xiōng nán dì难兄难弟 | 难:患难。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
huàn nàn xiāng sǐ患难相死 | 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
zhòng nù nán fàn,zhuān yù nán chéng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 专欲:一个人的欲望,众人的债怒不可触犯,一人的欲望难于实现。指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
yì fàng nán shōu易放难收 | 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 | 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 |
míng qiāng róng yì duǒ,àn jiàn zuì nán fáng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 |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 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待我到丞相跟前去,背他一场是非,叫他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
zhuàng zhì nán chóu壮志难酬 | 壮志:宏伟的志向;酬:实现。宏伟的志愿难以实现。 |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他端的忠直慷概,壮志难酬。” |
zuì zé nán táo罪责难逃 | 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逃却的。 |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
zhòng nán qún yí众难群移 | 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
bǎi kǒu nán fēn百口难分 |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犹百口莫辩。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三回:“这‘薄幸’两字,我也百口难分了!” |
nán yán lán xiù难言兰臭 | 难言:谈不上;臭:味;兰臭: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指气味相投的朋友。 |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miàn yǒu nán sè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
shān hé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
huàn nàn jiàn zhī jǐ患难见知己 |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