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马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马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mǎ fù táo biān马腹逃鞭《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mǎ chǐ tú zēng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mǎ ěr chūn fēng马耳春风见“马耳东风”。金·元好问《谷圣灯》诗:“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lì mǎ wàn yán立马万言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之法。”
mǎ bó niú sōu马浡牛溲见“马勃牛溲”。明·王世懋《艺圃撷馀》:“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马浡牛溲咸成郁致,于是诗之变极矣。”
mǎ fàng nán shān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jiū chē zhú mǎ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清 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yǐ kě fú mǎ以渴服马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niú mǎ zǒu牛马走指在皇帝前如牛马般奔走的人。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rén kùn mǎ fá人困马乏人也累了;马也困乏。也指人们非常疲倦。元 黄元吉《流星马》:“俺两口儿三日不曾吃饮食,人困马乏。”
chē mǎ tián mén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北史 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马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
jīn jū mǎ niú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语出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lù yáo zhī mǎ lì,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chuāng jiān guò mǎ窗间过马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元 吴弘道《醉高歌 叹世》曲:“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风俗扫地伤王化,谁正人伦大雅。”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tí jiàn hàn mǎ提剑汗马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手提宝剑,身跨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周书·宇文贵传》:“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dān rén dú mǎ单人独马单枪匹马,单独行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你这等单人独马,又无个伴侣,又无个徒弟,你如何去得!”
quán yí mǎ lù权移马鹿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语出秦·赵高指鹿为马事。
chē chí mǎ zhòu车驰马骤形容车马奔驰迅猛。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huā mǎ diào zuǐ花马吊嘴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曾朴《孽海花》第16回:“你倒还想来,别给我花马吊嘴的,妹妹记着前事,正在这里恨你呢!”
gōng mǎ xián shú弓马娴熟十分熟练拉弓射箭与马术。指人善于骑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马娴熟。”
fēi lǘ fēi mǎ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走了样;什么也不像;不伦不类。东汉 班固《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mǎ pì jīng马屁精阿谀奉迎的人,拍马者。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杨用成生性愚憨,又是个马屁精,除了自家上司,任谁都不认。”
yī mǎ yī ān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不辞非鸦非凤的,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只图一马一鞍的。”
pǎo mǎ mài xiè跑马卖解指在马上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是一班粤西来的跑马卖解的,里头有两个云南的苗女,走绳的技术非常高妙,能在绳上腾踏纵跳,演出各种把戏。”
shí mǎ liú gān食马留肝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sàn mǎ xiū niú散马休牛《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
nán rén jià chuán,běi rén chèng mǎ南人驾船,北人乘马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hū niú zuò mǎ呼牛作马见“呼牛呼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yī mǎ dāng xiān一马当先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qiú mǎ qīng kuáng裘马轻狂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lì gē mò mǎ砺戈秣马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fǔ shēn sǎn mǎ tí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lǘ chún bù duì mǎ kǒu驴唇不对马口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4回:“稍一疏神,便说的驴唇不对马口,那还有什么趣味呢!”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dān qiāng pǐ mǎ单枪匹马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xià mǎ zuò wēi下马作威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理下属树立威风。泛指先给对方一点厉害。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郡,畏其下马作威,吏民竦息。”
yǐn mǎ cháng jiāng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zhàng mǎ hán chán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zǒu mǎ dào rèn走马到任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清 孔尚任《桃花扇 入道》:“今奉上帝之命封为游天使者,走马到任去也。”
héng gē yuè mǎ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ná xià mǎ lái拿下马来比喻将人制服。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gā qī mǎ bā嘎七马八指毫无条理,乱七八糟老舍《骆驼祥子》:“他就嘎七马八的买回一大堆食物,给他们俩吃。”
gǒu mǎ shēng sè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qí mǎ xún mǎ骑马寻马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实收,他自然照应我。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jū mǎ jīn niú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wǔ dāo yuè mǎ舞刀跃马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xiǔ suǒ yù mǎ朽索驭马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qí kāi mǎ dào旗开马到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
bó lè xiàng mǎ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rén huān mǎ jiào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bǎo mǎ xiāng chē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pǐ mǎ dāng xiān匹马当先一马当先。指冲锋在前。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刀横宇宙三军丧,匹马当先战百合。”
zuò sǐ mǎ yī作死马医医:医治。比喻在无可奈何时作最后努力。晋·干宝《搜神记》第三卷:“入门见死马,跳梁走往死马头,嘘吸其鼻,顷之,马即能起,奋迅嘶鸣,饮食如常。”
xiāng chē bǎo mǎ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cè mǎ yáng biān策马扬鞭本义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引申义是比喻做好充分准备,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zǒu mǎ guān huā走马观花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兵强马壮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tóng wéi tiě mǎ铜围铁马比喻坚固的阵势。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
sù chē bái mǎ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尸子》上卷:“汤之救旱,乘素车白马,著布衣,婴白茅。”
zhǐ gē sàn mǎ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xiū niú guī mǎ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lóng shén mǎ zhuàng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欧阳山《苦斗》四六:“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龙神马壮,气吞牛斗,争论起世界国家大事来,都是口若悬河,当当不断,慷慨激昂,谁也不让谁。”
xuán chē shù mǎ悬车束马形容险阻。《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lǎo mǎ liàn zhàn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wèn yáng zhī mǎ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yì mǎ xīn yuán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xīn yuán yì mǎ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zhān yú mǎ shǒu瞻予马首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sì mǎ bù zhuī驷马不追见“驷马难追”。《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魏书·刑罚志》:“何得非正刑书,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驷马不追。”
huì shù shù mǎ讳树数马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shù mǎ xuán chē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先秦 管仲《管子 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xiū niú fàng mǎ休牛放马休:休息。将牛马放牧,停止军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战争。晋·葛洪《抱朴子·释滞》:“今丧乱即平,休牛放马,烽燧灭影。”
xiān chē jiàn mǎ鲜车健马见“鲜车怒马”。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
lǎo mǎ shí tú老马识途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pān yuán kòu mǎ攀辕扣马攀:牵挽;扣:套住。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
tǔ niú mù mǎ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关尹子 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quǎn mǎ zhī chéng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mǎ shòu máo cháng马瘦毛长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fēng qiáng zhèn mǎ风樯阵马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唐 杜牧《<李贺歌诗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wàn mǎ qí yīn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语。形容死气沉沉的局面。喑:哑;失音。宋 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qiān jūn wàn mǎ千军万马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qiú mǎ yú táng sì求马于唐肆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庄周《庄子 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也。”
jiàn mǎ kè sī见马克思死的委婉语。李栋《心心相印》:“我比老弟痴长五岁,河北沧州人氏,父亲一九六七年被‘造反派’赶去见马克思了;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哀哀而逝。”
hài qún zhī mǎ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
yǐ mǎ qī zhǐ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mǎi mǎ zhāo jūn买马招军犹言招兵买马。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yě mǎ wú jiāng野马无缰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四回:“天机有碍尖还钝,野马无缰快已迟。”
lì bīng sù mǎ厉兵粟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qián mǎ xián méi钳马衔枚钳马:夹马嘴器具;枚:形似筷子的工具。古代行军时防止喧哗钳马口,人衔枚。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
xìn mǎ yóu jiāng信马游缰信:听凭。骑着马随意游荡。指没主意,受外力左右。指不受约束,任意游荡。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这四五年来,每日信马游缰,如在醉梦中一般。”
rén yǔ mǎ sī人语马嘶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唐 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元 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军,收拾什物,不许人语马嘶。”
dān rén pǐ mǎ单人匹马单枪匹马,单独行动。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初次单人匹马的出门,就遇了这等事,以后见了萍水相逢的人,倒要留心呢。”
mǎ zhuàng rén qiáng马壮人强犹言人强马壮。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道马壮人强,父慈子孝,怕什么主忧臣辱。”
sì mǎ cuán tí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则道是孤鸿伴影,几时吃四马攒蹄。”
mǎ shǒu yù dōng马首欲东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qīng sī bái mǎ青丝白马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
chē zhé mǎ jì车辙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左传 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xiā mǎ lín chí瞎马临池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