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山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shān chuān mǐ jù山川米聚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语本《后汉书 马援传》:“扞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扞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guàn shān dài lì冠山戴粒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shēn shān dà zé深山大泽泽:湖泊。深邃的山野和广阔的湖泽。引申为穷乡僻壤。比喻诗文境界深远恢弘。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23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shān hán shuǐ lěng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shān qī gǔ yǐn山栖谷隐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隐居生活。《魏书·肃宗纪》:“其怀道丘园,昧迹板筑,山栖谷饮,舒卷从时者,宜广戋帛,缉和鼎饪。”
dōng shān zài qǐ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江山可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曾朴《孽海花》第21回:“若说要我改邪归正,啊呀!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江山好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也许后来还要开口。”
dào shén me shān shàng chàng shén me g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shān lín yǐn yì山林隐逸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听他说话,像几个山林隐逸。”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dú zuò qióng shān,fàng hǔ zì wèi独坐穷山,放虎自卫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rén xīn qí,tài shān yí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人心齐泰山移蚂蚱还有四两肉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怎么就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呢?”
féng shān kāi lù,yù shuǐ dié qiáo逢山开路,遇水叠桥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niú shān zhī bēi牛山之悲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líng luò shān qiū零落山丘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qióng shān jié zé穷山竭泽穷:寻求到尽头。寻遍所有的山与河。《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麟,人罕识之兽也,以见公之穷山竭泽而尽取,至于不识之兽,皆搜索而之。”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qián shān yǐn shì潜山隐市潜:深藏。在山林中潜迹,在市井中隐身。唐·杜牧《送薛处士序》:“处士之名,何哉?潜山隐市,皆处士也。”
jiāng shān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chē dào shān qián bì yǒu lù车到山前必有路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高大哥,‘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爷不会饿死睡家鸟’的。”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坐山观虎斗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xiǎn shān lù shuǐ显山露水比喻出名,显露才能。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那个从不显山露水的青年实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膀。”
kūn shān zhī yù昆山之玉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zhàn shān háng hǎi栈山航海指跋山涉水,逾越险阻。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逾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shān fū shuǐ huàn山肤水豢《乐府诗集 燕射歌辞三 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
yí shān tián hǎi移山填海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俺众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尽枯干,教你无处潜藏。”
shān zhì yuān zī山峙渊渟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晋·葛洪《抱朴子·审举》:“逸伦之士,非礼不动,山峙渊渟,知之者希,驰逐之徒,蔽而毁之。”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bīng shān yì dǎo冰山易倒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蝴蝶媒》第十三回:“那越公虽待我不薄,奈他年寿无多,冰山易倒,未可久留。”
dāo shān xuè hǎi刀山血海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有等恶人,受罪如刀山血海,拔舌油锅……诸般罪孽。”
qì zhuàng shān hé气壮山河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shān zhēn hǎi xū山珍海胥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明·吴承恩《湲堂永日图序》:“山珍海胥,鼎食宫居者,大夫之养也。”
shān bēng shuǐ jié山崩水竭见“山崩川竭”。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mǎ yǐ bān tài shān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bàn bì shān hé半壁山河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jiāng shān rú gù江山如故故:从前。高山大河面貌依旧。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明·胡文焕《泰和记·苏子瞻泛游赤壁》:“叹兴亡,江山如故,何处觅曹郎。”
guàn ěr shān qī盥耳山栖盥耳:洗耳朵。比喻隐居不仕。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故土或掩目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
míng shān shèng chuān名山胜川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晋书 孙统传》:“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tóng shān zhuó zhuó童山濯濯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pá shān shè shuǐ爬山涉水形容路途艰辛。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风沐雨。”
fān shān yuè lǐng翻山越岭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zǔ shān dài hé阻山带河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汉书 项籍传》:“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
yú hǎi qiáo shān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清·方文《留别马倩若兼订毗陵之游》诗:“渔海樵山过此生,向平儿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愿君早奏升平略,鱼海樵山任所之。”
bàn bì jiāng shān半壁江山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cóng shān jùn lǐng丛山峻岭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煤矿的空中索道,越过了丛山峻岭。”
yuān tíng shān lì渊停山立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清 钱谦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顺祥,笃诫明允,渊停山立,不苟訾笑。”
fàng huǒ shāo shān放火烧山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
ān ruò tài shān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qiān shān wàn hè千山万壑壑:山沟。许许多多的山和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急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ēn zhòng qiū shān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shān bēng dì chè山崩地坼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宋书 五行志》:“六月,寿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是。”
shān zhēn hǎi wèi山珍海味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miǎo ruò shān hé邈若山河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dì dòng shān cuī地动山摧见“地动山摇”。《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忽即云昏雾暗,地动山摧。兵行唅啼,人伦凄怆。”
cáng zhī míng shān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三国 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dēng shān mò lǐng登山蓦岭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今日亲将头领差,登山蓦岭践尘埃。”
ēn zhòng rú shān恩重如山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jī shān zhī fēng箕山之风指隐士的风范。清 王晫《今世说 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
zhǔ hù xī shān拄笏西山见“拄笏看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tài shān yā dǐng泰山压顶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zhōng shān láng中山狼比喻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qiū shān zhī gōng丘山之功比喻功绩伟大。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guān shān tiáo dì关山迢递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shēn shān yōu gǔ深山幽谷见“深山穷谷”。《列子·黄帝》:“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
dú zuò qióng shān,yǐn hǔ zì wèi独坐穷山,引虎自卫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nán shān tiě àn南山铁案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gé háng rú gé shān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dài lì shān hé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yóu shān wán shuǐ游山玩水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duī jī chéng shān堆积成山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zuò shí shān kōng坐食山空同“坐吃山空”。明·王玉峰《焚香记·离间》:“常言道,坐食山空,宁出一斗,莫进一口。自从你来了,弄得我火尽油干。”
míng luò sūn shān名落孙山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bá lǚ shān chuān跋履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左传 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dōng shān fù qǐ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tā shān gōng cuò他山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shān yǔ yù lái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省略,指预示有事情发生郁达夫《大风圈外》:“这一种不平,怨愤,与被压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跃跃山雨欲来的空气,实在还不只是一个教会学校里的舆情。”
shuǐ ruǎn shān wēn水软山温形容景色幽雅。
xiān shān qióng gé仙山琼阁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jiǔ guī dào shān久归道山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bǎi èr hé shān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wū shān yún yǔ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zhòng shān jùn lǐng重山峻岭连绵起伏的高山。《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jiāng shān zhī hèn江山之恨江山:山川,山河,疆土。痛恨祖国河山沦亡敌手。唐·陈熙晋《骆侍御传》:“万里烟波,举目有江山之恨。”
shān zōu hǎi shì山陬海澨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xún shān wèn shuǐ寻山问水寻:探求。游山玩水。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只待要说古谈今,寻山问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润物,治国齐家。”
wén méng fù shān蚊虻负山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晋书 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入宝山而空手回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毫无所得。《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下卷:“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pī fà rù shān被发入山被:通“披”;被发:披散头发。指归隐山林。晋·袁晔《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qì gài shān hé气盖山河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中国现在记》第六回:“怎当得一个是气冲牛斗,一个是气盖山河。”
zuò hào shān kōng坐耗山空指只消费不生产,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后行》:“家庭方面,自他调入蒙古之后,又无他人可以生产,坐耗山空,望他多多设法,以济家用。”
shuǐ kuò shān gāo水阔山高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里羊一套>》:“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面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shān gāo hǎi shēn山高海深比喻恩情深厚。
tài shān hóng máo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tóng shān tiě bì铜山铁壁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